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27页 |
0.1 多孔材料概述 | 第11页 |
0.2 多孔有机聚合物概述 | 第11-12页 |
0.3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 | 第12-24页 |
0.3.1 偶联反应 | 第12-21页 |
0.3.1.1 Suzuki偶联 | 第12-14页 |
0.3.1.2 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 | 第14-17页 |
0.3.1.3 Ullmann偶联 | 第17-18页 |
0.3.1.4 氧化偶联 | 第18-21页 |
0.3.2 环三聚反应 | 第21-24页 |
0.3.2.1 氰基三聚 | 第21-23页 |
0.3.2.2 乙炔基三聚 | 第23-24页 |
0.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目的 | 第24-27页 |
第一章 POP-1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质研究 | 第27-45页 |
1.1 引言 | 第27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1.2.1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1.2.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1.3 合成 | 第28-31页 |
1.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1.4.1 热重分析 | 第31页 |
1.4.2 粉末衍射 | 第31-32页 |
1.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1.5 POP-1的气体吸附分离性能 | 第33-42页 |
1.5.1 POP-1的多孔性质 | 第33-35页 |
1.5.2 POP-1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35-36页 |
1.5.3 POP-1的气体吸附分离选择性 | 第36-39页 |
1.5.3.1 维里方程分析 | 第36-38页 |
1.5.3.2 选择性的计算 | 第38-39页 |
1.5.4 POP-1的气体吸附焓 | 第39-4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二章 POP-2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质研究 | 第45-61页 |
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2.3 合成 | 第47-49页 |
2.3.1 四(4-(9H-咔唑-9-基)苯基)甲烷的合成 | 第47-48页 |
2.3.2 POP-2的合成 | 第48-4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2.4.1 热重分析 | 第49-50页 |
2.4.2 粉末衍射 | 第50页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2.5 POP-2的气体吸附分离性能 | 第51-59页 |
2.5.1 POP-2的多孔性 | 第51-53页 |
2.5.2 POP-2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53-54页 |
2.5.3 POP-2的气体分离选择性 | 第54-58页 |
2.5.3.1 维里方程分析 | 第54-56页 |
2.5.3.2 选择性的计算 | 第56-58页 |
2.5.4 POP-2的气体吸附焓 | 第58-5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POP-3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质研究 | 第61-77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61-63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62-63页 |
3.3 合成 | 第6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3.4.1 热重分析 | 第63-64页 |
3.4.2 粉末衍射 | 第64-65页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3.5 POP-3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66-75页 |
3.5.1 POP-3的多孔性 | 第66-68页 |
3.5.2 POP-3的气体吸附性能 | 第68-69页 |
3.5.3 POP-3的气体分离选择性 | 第69-72页 |
3.5.3.1 维里分析 | 第69-71页 |
3.5.3.2 选择性的计算 | 第71-72页 |
3.5.4 POP-3的气体吸附焓 | 第72-7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