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价值论论文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研究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社会转型下的价值多元化第19-28页
    2.1 社会转型理论第19-22页
        2.1.1 何谓社会转型第19-20页
        2.1.2 社会转型的实质和模式第20-21页
        2.1.3 当今社会转型的特定性第21-22页
    2.2 社会转型的原因第22-24页
        2.2.1 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因素第22页
        2.2.2 价值观念多样化因素第22-23页
        2.2.3 文化形态融合性因素第23-24页
        2.2.4 信息开放推动性作用第24页
    2.3 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的关系第24-26页
        2.3.1 社会转型是价值多元化的产生根源第25页
        2.3.2 价值多元化适应社会转变第25-26页
    2.4 价值多元化的双刃性第26-27页
        2.4.1 价值多元化的合理性第26-27页
        2.4.2 价值多元化的危机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危机第28-39页
    3.1 价值多元化理论第28-30页
        3.1.1 价值多元化的定义第28页
        3.1.2 价值多元化的历史进程第28-29页
        3.1.3 价值多元化与一元化第29-30页
    3.2 价值多元化的表现第30-32页
        3.2.1 经济多元化第30页
        3.2.2 政治多元化第30-31页
        3.2.3 文化多元化第31-32页
    3.3 价值冲突和社会认同的关系第32-33页
        3.3.1 社会认同问题以价值冲突为核心第32页
        3.3.2 价值冲突引发社会认同危机第32-33页
    3.4 社会认同危机乱象第33-36页
        3.4.1 自我认同危机第33-34页
        3.4.2 社会认同危机第34-35页
        3.4.3 民族认同危机第35页
        3.4.4 国家认同危机第35-36页
    3.5 社会认同危机的后果第36-38页
        3.5.1 个体的皈依感缺失第36页
        3.5.2 社会价值混乱与社会信任缺失第36-37页
        3.5.3 文化传承的淡化第37-38页
        3.5.4 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凸显第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社会认同危机的化解路径第39-47页
    4.1 正确认识处理现代性与社会认同的关系第39-40页
        4.1.1 明确现代社会中社会认同的指向第39-40页
        4.1.2 正确处理现代性与社会认同的关系第40页
    4.2 理论重构路径第40-43页
        4.2.1 完善对社会认同的引导与重建第41-42页
        4.2.2 保持对信念的怀疑态度第42-43页
    4.3 实践重构路径第43-46页
        4.3.1 协同一元化价值与多元化价值第43-44页
        4.3.2 整合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第44-45页
        4.3.3 统一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第45页
        4.3.4 将社会认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敦颐“中和”思想研究
下一篇:论加尔文的“因信称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