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蛋用鹌鹑的生物学习性和生产特性 | 第11-12页 |
1.2 鹌鹑的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1.2.1 鹌鹑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高 | 第12页 |
1.2.2 鹌鹑的经济效益高 | 第12-13页 |
1.2.3 鹌鹑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 第13页 |
1.2.4 鹌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内外鹌鹑养殖现状 | 第15-23页 |
2.1 国外鹌鹑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1.1 鹌鹑饲养历史 | 第15页 |
2.1.2 鹌鹑的饲养标准 | 第15-16页 |
2.2 国内鹌鹑发展现状 | 第16-23页 |
2.2.1 国内鹌鹑饲养现状 | 第16-17页 |
2.2.2 良种繁育体系 | 第17-19页 |
2.2.3 饲养管理 | 第19-21页 |
2.2.4 规模饲养 | 第21页 |
2.2.5 疾病防治 | 第21页 |
2.2.6 鹌鹑产品加工 | 第21-22页 |
2.2.7 生产设备 | 第22-23页 |
第3章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32页 |
3.1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养殖效益分析 | 第23-25页 |
3.1.1 经济效益 | 第23-24页 |
3.1.2 生态环保效益 | 第24-25页 |
3.1.3 比较效益 | 第25页 |
3.2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技术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3.3 河南省蛋用鹌鹑养殖企业、养殖基地发展研究 | 第27-32页 |
3.3.1 河南鹑都实业有限公司发展研究 | 第27-29页 |
3.3.2 河南省武陟县谢旗营镇冯李村鹌鹑养殖基地 | 第29-32页 |
第4章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发展瓶颈 | 第32-37页 |
4.1 资金投入不足,产业融资困难 | 第32页 |
4.2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科研创新能力较差 | 第32-33页 |
4.3 生产管理水平和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生产技术标准欠缺 | 第33-34页 |
4.4 缺乏鹌鹑专用疫苗与免疫程序开发 | 第34页 |
4.5 缺乏完整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第34-35页 |
4.6 产业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区域化程度相对较低 | 第35页 |
4.7 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 | 第35-37页 |
第5章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 | 第37-42页 |
5.1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发展机遇 | 第37-38页 |
5.1.1 国家对特种养殖行业给予的扶持是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 第37页 |
5.1.2 农业强省战略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37页 |
5.1.3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独特的区位特点是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 第37-38页 |
5.1.4 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前景 | 第38页 |
5.1.5 鹌鹑养殖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产业发展的无限动力 | 第38页 |
5.2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发展对策 | 第38-42页 |
5.2.1 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化发展 | 第38-39页 |
5.2.2 加强良种繁育水平,提高蛋鹑生产性能 | 第39-40页 |
5.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 第40页 |
5.2.4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建设 | 第40-41页 |
5.2.5 加大生产研发资金投入,建立完善融资渠道 | 第41-42页 |
第6章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化发展分析 | 第42-46页 |
6.1 现代鹌鹑产业化生产特点 | 第42-43页 |
6.1.1 生产工厂化、集约化 | 第42页 |
6.1.2 经营专业化、配套化 | 第42页 |
6.1.3 管理机械化、品种品系标准化 | 第42-43页 |
6.1.4 饲料全价化、营养平衡化 | 第43页 |
6.2 河南省蛋用鹌鹑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 第43-46页 |
6.2.1 政策科学化、规划合理化 | 第43页 |
6.2.2 良种规范化 | 第43-44页 |
6.2.3 饲养标准化 | 第44页 |
6.2.4 生产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 第44页 |
6.2.5 体系完善化、生产集约化 | 第44-45页 |
6.2.6 产业市场化、投入常态化 | 第45-4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