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抗寄生虫中药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 抗寄生虫的研究第14页
    2 抗疟疾药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3 抗寄生虫药的药效学评价第17-19页
第二章 抗疟中药药效学评价方法学的建立第19-23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2.1.1 仪器第19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19页
        2.1.2 动物第19-20页
        2.1.3 试验寄生虫虫株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2.1 药物制备第20页
        2.2.2 抗鼠疟试验第20-21页
    2.3 实验步骤第21-22页
        2.3.1 虫源制备方法第21页
        2.3.2 接种动物第21页
        2.3.3 给药分组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抗疟中药的处方筛选第23-28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3-24页
        3.1.1 仪器第23页
        3.1.2 药品与试剂第23页
        3.1.3 动物第23-24页
        3.1.4 试验寄生虫虫株第24页
    3.2 小鼠体内抗疟药效实验第24页
        3.2.1 药物制备第24页
    3.3 实验方法第24-27页
        3.3.1 虫源制备方法第24页
        3.3.2 接种动物第24页
        3.3.3 给药分组第24-27页
    3.4 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有效方CK化学评价的方法的建立第28-34页
    4.1 仪器与试剂第28-29页
        4.1.1 仪器第28页
        4.1.2 试药与试剂第28-29页
    4.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4.2.1 有效方CK指标成份R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9-30页
        4.2.2 方法学考察第30-33页
    4.3 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有效方CK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第34-46页
    第一节 提取方法的研究第34-37页
        5.1 仪器与材料第34页
            5.1.1 仪器第34页
            5.1.2 试药第34页
        5.2 方法第34-35页
            5.2.1 单因素考察第35页
        5.3 小结第35-37页
    第二节 有效方CK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第37-46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37页
            5.1.1 材料第37页
            5.1.2 仪器第37页
        5.2 实验方法第37-45页
            5.2.1 单因素考察第37-41页
            5.2.2 正交试验第41-43页
            5.2.3 最佳工艺验证第43页
            5.2.4 综合评价第43-44页
            5.2.5 比较试验及放大验证试验第44-45页
        5.3 小结第45-46页
第六章 有效方CK药用部位的筛选研究第46-51页
    第一节 化学方法评价CK药用部位的筛选研究第46-48页
        6.1 材料与仪器第46-47页
            6.1.1 仪器第46页
            6.1.2 材料与试剂第46-47页
        6.2 实验方法第47页
            6.2.1 CK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的研究第47页
        6.3 小结第47-48页
    第二节药效方法评价CK有效部位的研究第48-51页
        6.1 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6.1.1 仪器第48页
            6.1.2 动物第48页
            6.1.3 药品与试剂第48-49页
            6.1.4 试验寄生虫虫株第49页
        6.2 小鼠体内抗疟药效实验第49页
            6.2.1 药物制备第49页
        6.3 实验步骤第49-50页
            6.3.1 虫源制备方法第49页
            6.3.2 接种动物第49页
            6.3.3 给药分组第49-50页
        6.4 小结第50-51页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第51-55页
    7.1 总结第51-53页
        7.1.1 评价方法建立第51页
        7.1.2 抗疟有效方筛选第51页
        7.1.3 提取工艺优化第51-52页
        7.1.4 有效部位萃取第52-53页
    7.2 本课题创新点第53页
    7.3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有效单体—凝血酶—核酸适配体的相互作用基础研究
下一篇:土茯苓及其近缘种药材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