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3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4-18页 |
(二)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20-29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20-27页 |
(一)居委会组织 | 第20页 |
(二)老年人 | 第20-23页 |
(三)社区照顾 | 第23-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页 |
(一)文献法 | 第27页 |
(二)实地调查法 | 第27页 |
(三)访谈法 | 第27页 |
三、理论工具 | 第27-29页 |
(一)社区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二)社区照顾理论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实践与经验 | 第29-42页 |
一、个案居委会组织概况 | 第29-31页 |
二、居委会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实践过程 | 第31-37页 |
(一)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项目 | 第31-33页 |
(二)建立甘州区城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 第33-35页 |
(三)甘州区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实践过程 | 第35-37页 |
三、甘州区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经验 | 第37-42页 |
(一)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利用,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 | 第37-38页 |
(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一键通”服务 | 第38页 |
(三)抓队伍、明责任,延伸领域献爱心 | 第38-39页 |
(四)依托社区志愿者协会,推进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服务新突破 | 第39页 |
(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开展贴心服务 | 第39-40页 |
(六)立足居委会老年照顾中心,开展“四心”服务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 第42-46页 |
一、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一)管理水平低 | 第42页 |
(二)社区照顾服务偏重保障和低层次家政服务,覆盖面不够 | 第42页 |
(三)服务内容单一,吸引力不足 | 第42-43页 |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服务目标盲目 | 第43页 |
(五)政策扶持、引导的投入力度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 | 第43页 |
二、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一)对社区照顾服务认识不足 | 第43-44页 |
(二)社区照顾供需不平衡 | 第44页 |
(三)社区照顾人力资源的限制 | 第44-45页 |
(四)社区照顾制度没有落实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对策建议及实践措施 | 第46-50页 |
一、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一)提升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思想认识 | 第46页 |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服务队伍 | 第46页 |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内容 | 第46-47页 |
(四)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 第47页 |
(五)提倡老年自治 | 第47页 |
二、居委会组织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实践措施 | 第47-50页 |
(一)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 | 第47-48页 |
(二)推行实施“一卡通”,畅通自主选择 | 第48页 |
(三)建立孝道红黑榜,加强教育引导 | 第48-49页 |
(四)探索建立社会养老服务“储蓄”制度 | 第49页 |
(五)加强政策引导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种养老方式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3页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50-51页 |
二、与前人研究的讨论 | 第51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51-53页 |
(一)调查过程的不足 | 第51页 |
(二)研究能力的不足 | 第51-52页 |
(三)研究结论的不足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