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2-18页 |
·GN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导航卫星定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GEO卫星定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GEO卫星轨道确定基本理论 | 第20-28页 |
·引言 | 第20页 |
·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 | 第20-21页 |
·时间系统 | 第20页 |
·坐标系统 | 第20-21页 |
·GEO卫星定轨方法概述 | 第21-23页 |
·传统的定轨方法 | 第21页 |
·GEO卫星定轨新方法 | 第21-22页 |
·适合我国国情的定轨方法 | 第22-23页 |
·GEO卫星定轨的观测模型与动力学模型 | 第23-26页 |
·观测模型 | 第24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状态估计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几何法定轨 | 第28-50页 |
·引言 | 第28页 |
·典几何法定轨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典几何法定轨的测站观测值残差分析 | 第29-33页 |
·测站残差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残差分析 | 第30-33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几何法定轨 | 第33-37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几何法定轨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算例分析 | 第34-37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几何法定轨PDOP值分析 | 第37-41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几何法定轨的PDOP值 | 第38页 |
·PDOP值分析 | 第38-41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PDOP加权几何法定轨 | 第41-44页 |
·PDOP加权几何法定轨原理 | 第41页 |
·算例分析 | 第41-44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几何法定轨求解测站偏差分析 | 第44-47页 |
·不含卫星钟差时求解测站偏差分析 | 第44-45页 |
·含卫星钟差时求解测站偏差分析 | 第45-46页 |
·增加跟踪站对跟踪网的贡献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Kalman滤波运动学定轨 | 第50-64页 |
·引言 | 第50页 |
·标准Kalman滤波法定轨基本原理 | 第50-52页 |
·仅含偶然误差时GEO卫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 | 第50-51页 |
·滤波解算 | 第51-52页 |
·GEO卫星运动模型 | 第52页 |
·双向Kalman滤波法定轨 | 第52-56页 |
·双向滤波原理 | 第52-53页 |
·含有系统误差时GEO卫星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 | 第53页 |
·算例分析 | 第53-56页 |
·消参数双向Kalman滤波法定轨 | 第56-61页 |
·正向滤波估计系统误差参数 | 第57-58页 |
·反向滤波估计状态参数 | 第58页 |
·算例分析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五章 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动力学定轨 | 第64-76页 |
·引言 | 第64页 |
·动力学定轨基本原理 | 第64-66页 |
·动力学模型线性化 | 第64-65页 |
·观测模型线性化 | 第65-66页 |
·轨道摄动因素及影响 | 第66-71页 |
·二体问题作用力 | 第66-67页 |
·N体问题作用力 | 第67页 |
·地球非球形摄动 | 第67-68页 |
·固体潮摄动 | 第68页 |
·海洋潮摄动 | 第68-69页 |
·广义相对论效应摄动 | 第69页 |
·太阳辐射压力摄动 | 第69页 |
·地球反照辐射压摄动 | 第69-70页 |
·各摄动因素的影响 | 第70-71页 |
·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动力学定轨 | 第71-75页 |
·定轨原理 | 第71页 |
·算例分析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6-80页 |
本文总结 | 第76-77页 |
工作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