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微波电子管论文--行波管论文

多形状毫米波螺旋线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微波电真空器件概述第9-10页
    1.2 行波管简介第10-14页
        1.2.1 行波管发展史第10-11页
        1.2.2 行波管发展方向第11-12页
        1.2.3 行波管慢波结构第12-13页
        1.2.4 行波管工作原理第13-14页
    1.3 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第14-16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6-17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多形状毫米波螺旋线的高频特性第19-28页
    2.1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传播理论第19-21页
        2.1.1 弗洛奎定理第19页
        2.1.2 空间谐波第19-20页
        2.1.3 基本工作原理第20-21页
    2.2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理论第21-23页
        2.2.1 色散特性第21-22页
        2.2.2 耦合阻抗第22-23页
    2.3 多形状毫米波螺旋线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对比第23-27页
        2.3.1 数值仿真方法第23-24页
        2.3.2 数值仿真模型第24-25页
        2.3.3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第25-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毫米波矩形螺旋线的高频特性第28-43页
    3.1 毫米波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研究第28-34页
    3.2 毫米波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的传输特性研究第34-42页
        3.2.1 传输特性的理论分析第34-35页
        3.2.2 传输特性的数值仿真第35-42页
    3.3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毫米波矩形螺旋线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特性第43-55页
    4.1 行波管粒子模拟的计算方法第43页
    4.2 行波管粒子模拟的初步计算第43-47页
    4.3 切断行波管慢波线后的粒子模拟仿真第47-54页
        4.3.1 切断行波管慢波线后的初始模型第47-50页
        4.3.2 优化后的行波管模型第50-54页
    4.4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owerPC的AC-3解码器软硬件协同设计
下一篇:不同模型检测下信号并串转换模块功能建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