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荷载作用下安全壳的破坏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安全壳冲击响应分析方法 | 第18-3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安全壳冲击响应研究的特征指标 | 第18-19页 |
2.2.1 安全壳的特征响应 | 第18-19页 |
2.2.2 荷载作用 | 第19页 |
2.3 分析流程 | 第19-21页 |
2.3.1 确定接触算法 | 第20页 |
2.3.2 建立动力平衡方程 | 第20页 |
2.3.3 求解动力平衡方程 | 第20-21页 |
2.4 计算模型 | 第21-26页 |
2.4.1 定义单元类型 | 第21页 |
2.4.2 定义材料模型 | 第21-22页 |
2.4.3 定义接触类型 | 第22页 |
2.4.4 基本假定和其他简化 | 第22-23页 |
2.4.5 四个冲击位置 | 第23-25页 |
2.4.6 实例验证 | 第25-26页 |
2.5 安全壳冲击响应典型算例分析 | 第26-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冲击荷载作用下安全壳的失效模式 | 第35-6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局部凹陷失效模式 | 第35-42页 |
3.2.1 模型1 | 第35-37页 |
3.2.2 模型2 | 第37-39页 |
3.2.3 模型3 | 第39-40页 |
3.2.4 模型4 | 第40-42页 |
3.3 混凝土剥落失效模式 | 第42-47页 |
3.3.1 模型1 | 第42页 |
3.3.2 模型2 | 第42-44页 |
3.3.3 模型3 | 第44-46页 |
3.3.4 模型4 | 第46-47页 |
3.4 钢筋断裂失效模式 | 第47-54页 |
3.4.1 模型1 | 第48-49页 |
3.4.2 模型2 | 第49-51页 |
3.4.3 模型3 | 第51-53页 |
3.4.4 模型4 | 第53-54页 |
3.5 穿透破坏失效模式 | 第54-61页 |
3.5.1 模型1 | 第54-56页 |
3.5.2 模型2 | 第56-58页 |
3.5.3 模型3 | 第58-60页 |
3.5.4 模型4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冲击荷载作用下安全壳的失效机理 | 第63-78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局部凹陷失效机理 | 第63-67页 |
4.3 混凝土剥落失效机理 | 第67-70页 |
4.4 钢筋断裂失效机理 | 第70-73页 |
4.5 穿透破坏失效机理 | 第73-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冲击荷载作用下安全壳的失效规律 | 第78-92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安全壳失效模式分布及其规律 | 第78-82页 |
5.2.1 分析方案 | 第78-79页 |
5.2.2 失效模式的分布规律 | 第79-82页 |
5.3 冲击角度对失效规律的影响 | 第82-90页 |
5.3.1 模型1 | 第82-84页 |
5.3.2 模型2 | 第84-86页 |
5.3.3 模型3 | 第86-88页 |
5.3.4 模型4 | 第88-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