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5-7页 |
内容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2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概述 | 第16-28页 |
2.1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背景及立法原因 | 第16-18页 |
2.1.1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背景 | 第16-17页 |
2.1.2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原因 | 第17-18页 |
2.2 专家辅助人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8-23页 |
2.2.1 专家辅助人的概念 | 第18-20页 |
2.2.2 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0-23页 |
2.3 专家辅助人制度对司法鉴定活动的规范作用 | 第23-25页 |
2.4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25-28页 |
3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3.1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状 | 第28-32页 |
3.1.1 专家辅助人制度在立法上的现状 | 第28-29页 |
3.1.2 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践中的现状 | 第29-32页 |
3.2 现行专家辅助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3.2.1 专家辅助人资格不明确 | 第32-33页 |
3.2.2 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地位不明确,专家的陈述法律效力不明确 | 第33-34页 |
3.2.3 启动方式过于被动 | 第34页 |
3.2.4 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程序不明确 | 第34-35页 |
3.2.5 对专家意见的审查和采信规则没有明确 | 第35-36页 |
4 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想 | 第36-46页 |
4.1 专家辅助人的资格 | 第36-37页 |
4.2 专家辅助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 第37-39页 |
4.3 关于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确定 | 第39-40页 |
4.4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40-41页 |
4.4.1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 | 第40页 |
4.4.2 专家辅助人的义务 | 第40-41页 |
4.4.3 专家辅助人的责任 | 第41页 |
4.5 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程序的方式 | 第41-42页 |
4.6 专家辅助人的职能 | 第42-44页 |
4.7 专家辅助人选任及监督机制 | 第44-46页 |
5 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