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开发工作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16页
        1.4.1 扶贫的基本概念第14页
        1.4.2 扶贫开发的基本概念第14-15页
        1.4.3 扶贫的主要理论第15-16页
            1.4.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15页
            1.4.3.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5-16页
            1.4.3.3 能力贫困理论第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5.2 调查研究法第16页
        1.5.3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分析第18-25页
    2.1 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第18-21页
        2.1.1 第一轮扶贫点河源市杨洞村情况第18-21页
        2.1.2 第二轮扶贫点梅州市长新村情况第21页
    2.2 扶贫主要措施及效果分析第21-24页
        2.2.1 抓产业项目扶贫,保证收入稳步增收第21-22页
        2.2.2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第22页
        2.2.3 抓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第22-23页
        2.2.4 抓集体经济收入,夯实村民自治水平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第25-42页
    3.1 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3.1.1 贫困户参与度低第25-26页
        3.1.2 资金使用产出率少第26-27页
        3.1.3 整村推进进度慢第27-29页
        3.1.4 扶贫产业化难度大第29-32页
    3.2 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41页
        3.2.1 扶贫参与主体定位的偏差第32-36页
            3.2.1.1 政府投入过多,扶贫参与主体发生转变第32-33页
            3.2.1.2 贫困户作为主体参与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3.2.1.3 政府针对性宣传力度不足与贫困户素质相互作用第34-36页
        3.2.2 扶贫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不当第36-39页
            3.2.2.1 资金分配机制缺少科学性第36-37页
            3.2.2.2 资金使用流程繁琐未充分利用第37-38页
            3.2.2.3 资金缺乏效果评估机制第38-39页
        3.2.3 软硬件制约及整村定位与规划滞后第39-40页
            3.2.3.1 自然条件和贫困户意识等制约因素明显第39页
            3.2.3.2 整村推进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第39-40页
            3.2.3.3 对贫困村定位和整体规划不够重视第40页
        3.2.4 扶贫产业化项目与实际相脱节第40-41页
            3.2.4.1 产业化项目与贫困户意愿存在不一致情况第40-41页
            3.2.4.2 贫困村劳动力与产业化项目需求差距明显第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和启示第42-46页
    4.1 世界银行开展贫困户参与式扶贫第42页
    4.2 江西省优化扶贫资金监管流程第42页
    4.3 广州市政府整合资源打造梅溪村整村推进安居典范第42-43页
    4.4 中山市政府推进“一村一基地”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第43页
    4.5 广州市计生局开展太坪村 500 亩无公害蔬菜扶贫项目第43-44页
    4.6 经验借鉴和启示第44-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完善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工作的建议第46-62页
    5.1 引入参与理论,促进贫困户全程参与第46-50页
        5.1.1 从组织领导小组上保证贫困户参与的地位第46-47页
        5.1.2 从项目实施机制上巩固贫困户参与的地位第47-48页
        5.1.3 从资金审核上强化贫困户参与的地位第48-49页
        5.1.4 加强村委会、贫困户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第49页
        5.1.5 夯实贫困户素质,促进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第49-50页
        5.1.6 正确处理好各参与主体的地位第50页
    5.2 优化资金配置,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第50-51页
        5.2.1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第50页
        5.2.2 理顺资金分配方案第50-51页
        5.2.3 改善资金管理第51页
    5.3 做好整体规划,确保扶贫整村推进效果第51-57页
        5.3.1 整村规划前置第51页
        5.3.2 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第51-52页
        5.3.3 明确定位,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区第52-54页
            5.3.3.1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第52-53页
            5.3.3.2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53-54页
            5.3.3.3 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第54页
        5.3.4 做好规划,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第54-57页
            5.3.4.1 功能分区规划第55页
            5.3.4.2 产业发展策略第55页
            5.3.4.3 公共及旅游服务设施第55-56页
            5.3.4.4 危房及居住环境的整治与建设第56-57页
    5.4 注重因地制宜,推进扶贫产业化项目第57-58页
        5.4.1 完善产业化项目的选择原则第57页
        5.4.2 认真推动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第57-58页
        5.4.3 落实产业化项目的评价机制第58页
    5.5 强化保障,奠定脱贫稳固基础第58-61页
        5.5.1 强化组织保障第58-59页
        5.5.2 强化政策保障第59-60页
        5.5.3 强化技术保障第60页
        5.5.4 强化资金保障第60页
        5.5.5 强化宣传保障第60-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孝义市为例
下一篇:TT检测实验室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