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前言 | 第10-15页 |
1.1 题目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题目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外国文献概览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概览 | 第13-15页 |
2 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5-24页 |
2.1 证券投资基金的实质 | 第15-17页 |
2.1.1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解 | 第15-16页 |
2.1.2 对证券投资基金实质的认知 | 第16-17页 |
2.2 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环境 | 第17-19页 |
2.2.1 较强的信托制度观念 | 第17页 |
2.2.2 法律的有效规范 | 第17-18页 |
2.2.3 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持续创新 | 第18-19页 |
2.3 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安排 | 第19-24页 |
2.3.1 宏观方面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制度 | 第19-20页 |
2.3.2 证券投资基金微观制度安排 | 第20-24页 |
3 中国证券的投资基金制度环境 | 第24-30页 |
3.1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环境 | 第24-27页 |
3.1.1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环境 | 第24页 |
3.1.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 | 第24-26页 |
3.1.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所处的市场环境 | 第26-27页 |
3.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环境对基金发展的影响 | 第27-30页 |
3.2.1 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受法律缺陷影响 | 第27页 |
3.2.2 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结构受市场环境限制 | 第27-28页 |
3.2.3 投资环境不完善引发了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 第28-30页 |
4 关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发展历程的探索 | 第30-36页 |
4.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4.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简要变迁时期 | 第30-31页 |
4.1.2 我国基金制度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 | 第31-32页 |
4.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创新 | 第32-36页 |
4.2.1 “好人举手”制度 | 第32-33页 |
4.2.2 开放式基金是对基金交易制度安排的创新 | 第33-34页 |
4.2.3 私募基金是对基金募集制度安排的创新 | 第34-36页 |
5 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36-43页 |
5.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5.1.1 基金制度建设为投资者拓宽投资渠道 | 第36页 |
5.1.2 基金制度建设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稳定 | 第36-37页 |
5.1.3 基金制度建设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第37页 |
5.2 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37-43页 |
5.2.1 健康的市场环境先行,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第37-38页 |
5.2.2 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基金监管和法律体系,为基金市场保驾护航 | 第38-39页 |
5.2.3 加快机制的创新,建立科学有效公司治理结构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