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图表目录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宏基因组及宏基因组学 | 第16-21页 |
1.1.1 宏基因组及宏基因组学概念 | 第16-17页 |
1.1.2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策略 | 第17-21页 |
1.2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几方面应用 | 第21-22页 |
1.2.1 用于筛选新的功能基因组 | 第21页 |
1.2.3 宏基因组学在农业微生物中的研究应用 | 第21页 |
1.2.4 宏基因组学在酶制剂开发中的研究应用 | 第21-22页 |
1.2.5 宏基因组学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 第22页 |
1.3 测序技术简介 | 第22-26页 |
1.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第22-23页 |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第23-24页 |
1.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第24-25页 |
1.3.4 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β-半乳糖苷酶简介 | 第26-30页 |
1.4.1 糖苷水解酶家族简介 | 第26页 |
1.4.2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及性质 | 第26-27页 |
1.4.3 β-半乳糖苷酶作用机制 | 第27-28页 |
1.4.4 β-半乳糖苷酶应用 | 第28-30页 |
1.4.5 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 第30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30-31页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宏基因组提取及测序结果分析 | 第31-90页 |
2.1 概述 | 第31-39页 |
2.1.1 SEED数据库简介 | 第31-32页 |
2.1.2 KEEG简介 | 第32-34页 |
2.1.3 MEGAN简介 | 第34-39页 |
2.2 宏基因组研究研究方法 | 第39-44页 |
2.2.1 序列去噪 | 第39-40页 |
2.2.2 基因组拼装 | 第40-42页 |
2.2.3 基因预测 | 第42-43页 |
2.2.4 基因注释 | 第43-44页 |
2.3 样品采集及宏基因组提取 | 第44-47页 |
2.3.1 样品采集 | 第44-45页 |
2.3.2 样品预处理 | 第45页 |
2.3.3 样品宏基因组提取 | 第45-47页 |
2.4 测序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2.4.1 组装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2.4.2 组装结果的基因预测 | 第49-54页 |
2.4.3 物种分类分析和功能注释 | 第54-57页 |
2.4.4 ORF功能注释 | 第57-63页 |
2.5 β-两热泉中半乳糖苷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 第63-68页 |
2.5.1 热泉中的半乳糖代谢 | 第63-65页 |
2.5.2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65-68页 |
2.5.3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对比 | 第68页 |
2.5.4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系统发育树 | 第68页 |
2.6 结果与分析 | 第68-90页 |
2.6.1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物种多样性 | 第68-75页 |
2.6.2 热泉宏基因组文库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对比 | 第75-78页 |
2.6.3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系统进化树 | 第78-89页 |
2.6.4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三章 β-半乳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其特征研究 | 第90-121页 |
3.1 概述 | 第90页 |
3.2 材料 | 第90-91页 |
3.2.1 宏基因组DNA样品 | 第90-91页 |
3.2.2 菌株和质粒 | 第91页 |
3.2.3 培养基 | 第91页 |
3.3 方法 | 第91-105页 |
3.3.1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 第91-99页 |
3.3.2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纯化 | 第99-100页 |
3.3.3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00-101页 |
3.3.4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 第101-102页 |
3.3.5 β-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102-103页 |
3.3.6 β-半乳糖苷酶对豆粕的作用 | 第103页 |
3.3.7 β-半乳糖苷酶对乳糖的作用 | 第103-104页 |
3.3.8 海藻糖对β-半乳糖苷酶的保护作用 | 第104-105页 |
3.3.9 常温保存下β-半乳糖苷酶的稳定性 | 第105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105-121页 |
3.4.1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105-106页 |
3.4.2 β-半乳糖苷酶基因T1克隆结果 | 第106-108页 |
3.4.3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08-109页 |
3.4.4 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109-111页 |
3.4.5 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 第111-113页 |
3.4.6 β-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 | 第113-116页 |
3.4.7 β-半乳糖苷酶对豆粕的作用 | 第116-117页 |
3.4.8 β-半乳糖苷酶对乳糖的作用 | 第117页 |
3.4.9 海藻糖对β-半乳糖苷酶的保护作用 | 第117-118页 |
3.4.10 β常温下β-半乳糖苷酶的稳定性 | 第118-121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21-126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121-123页 |
4.2 讨论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32页 |
附录B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32-134页 |
B.1 仪器 | 第132-133页 |
B.2 试剂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