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自然横风无降水直流积污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自然积污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第10-12页 | 
| 1.1.2 线路中常用的绝缘子 | 第12页 | 
| 1.1.3 直流污闪特性及其串长关系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沉积研究 | 第13-16页 | 
| 1.2.2 流体力学软件在绝缘子积污仿真上的应用 | 第16页 |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绝缘子积污实验 | 第18-37页 | 
| 2.1 风洞实验室的选择 | 第18-23页 | 
| 2.2 实验样品的选择 | 第23-26页 | 
| 2.2.1 绝缘子样品的选择 | 第23-25页 | 
| 2.2.2 污秽样品的选择 | 第25-26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2.4 实验结果 | 第27-34页 | 
| 2.4.1 实验饱和现象 | 第27页 | 
| 2.4.2 绝缘子不带电实验现象 | 第27-29页 | 
| 2.4.3 绝缘子带电实验现象 | 第29-34页 | 
| 2.5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34-3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3章 绝缘子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及其模型建立 | 第37-44页 | 
| 3.1 模拟方法研究 | 第37-39页 | 
| 3.1.1 欧拉模型 | 第37-38页 | 
| 3.1.2 离散型(DPM)模型 | 第38-39页 | 
| 3.2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9-43页 | 
|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 3.2.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42页 | 
| 3.2.3 颗粒的选择 | 第42-4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绝缘子积污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59页 | 
| 4.1 复合绝缘子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 4.1.1 复合绝缘子不带电情况分析 | 第44-46页 | 
| 4.1.2 复合绝缘子带电情况分析 | 第46-48页 | 
| 4.2 瓷双伞绝缘子的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 4.2.1 瓷双伞绝缘子不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48-49页 | 
| 4.2.2 瓷双伞绝缘子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49-51页 | 
| 4.3 瓷三伞绝缘子的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 4.3.1 瓷三伞绝缘子不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51-52页 | 
| 4.3.2 瓷三伞绝缘子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52-55页 | 
| 4.4 瓷钟罩绝缘子的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 4.4.1 瓷钟罩绝缘子不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55页 | 
| 4.4.2 瓷钟罩绝缘子带电情况的分析 | 第55-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5.1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页 | 
| 5.2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