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叶酸偶联2-ME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 白蛋白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概况第14-22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第14-15页
        1.3 白蛋白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第15-17页
        1.5 白蛋白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第17-18页
        1.6 白蛋白纳米粒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第18页
        1.7 靶向因子的选择与优势第18-20页
        1.8 模型药物的选择第20-21页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概述第21-22页
第二章 叶酸偶联 2-ME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第22-41页
    1 引言第22页
    2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试剂第23页
    3 实验方法第23-29页
        3.1 2-ME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3-25页
        3.2 2-ME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第25页
        3.3 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第25-26页
        3.4 2-ME 白蛋白纳米粒的单因素考察第26-27页
        3.5 2-ME 白蛋白纳米粒正交设计实验第27页
        3.6 叶酸偶联 2-ME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第27页
        3.7 2-ME-FA-BSANPs 制备工艺优化第27-28页
        3.8 叶酸偶联量的测定第28-29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4.1 2-ME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9页
        4.2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29页
        4.3 专属性实验第29-30页
        4.4 2-ME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0-31页
        4.5 方法精密度第31-32页
        4.6 提取回收率第32页
        4.7 方法回收率第32页
        4.8 2-ME 白蛋白纳米粒单因素考察第32-35页
        4.9 2-ME 白蛋白纳米粒正交设计实验第35-37页
        4.10 2-ME-FA-BSANPs 的制备第37-39页
        4.11 2-ME-FA-BSANPs 制备工艺优化第39-40页
    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叶酸偶联 2-ME 白蛋白纳米粒的表征及相关制剂学考察第41-51页
    1 引言第41页
    2 实验材料第41-42页
        2.1 实验仪器第41页
        2.2 实验试剂第41-42页
    3 实验方法第42-44页
        3.1 粒径和电位的考察第42页
        3.2 形态学观察第42页
        3.3 2-ME-FA-BSANPs 冻干工艺研究第42-43页
        3.4 稳定性考察第43页
        3.5 体外释药研究第43-44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4.1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第44-45页
        4.2 形态学观察第45页
        4.3 2-ME-FA-BSANPs 冻干工艺研究第45-47页
        4.4 稳定性考察第47页
        4.5 体外释药研究第47-49页
    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体外抗肿瘤活性及靶向性研究第51-66页
    1 引言第51页
    2 实验材料第51-53页
        2.1 实验仪器第51-52页
        2.2 实验试剂第52页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2-53页
    3 实验方法第53-56页
        3.1 细胞的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第53-54页
        3.2 MTT 法测定空白 BSA 载体和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存活率影响第54页
        3.3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的细胞摄取第54-55页
        3.4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5页
        3.5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55-56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4.1 MTT 法测定空白载体和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56-60页
        4.2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的细胞摄取第60-61页
        4.3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61-62页
        4.4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62-63页
    5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2-ME-FA-BSANPs 靶向给药系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第66-76页
    1 引言第66页
    2 实验材料第66-67页
        2.1 实验仪器第66页
        2.2 实验试剂第66-67页
        2.3 溶液配制第67页
        2.4 实验动物第67页
    3 实验方法第67-69页
        3.1 2-ME 血浆样品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第67-69页
        3.2 给药与血浆样品的采集第69页
        3.3 数据处理第69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4.1 2-ME 血浆样品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第69-72页
        4.2 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第72-74页
    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全文总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烯烃磺酸盐的合成
下一篇:稀土离子掺杂YVO4荧光粉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