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深部开采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矿山地压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3.3 地压控制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4.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金山店铁矿工程地质条件 | 第15-26页 |
2.1 矿区地质构造 | 第15-16页 |
2.2 地层特性 | 第16-19页 |
2.3 节理裂隙 | 第19页 |
2.4 矿体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2.5 地应力 | 第20-21页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2.7 金山店矿矿井下地压显现特征调查 | 第22-26页 |
2.7.1 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第22-24页 |
2.7.2 采场地压显现特征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金山店铁矿民采空区及崩落松散岩体下充填采场地压规律分析 | 第26-38页 |
3.1 金山店民采概况 | 第26页 |
3.2 矿岩点载荷试验 | 第26-28页 |
3.2.1 点载荷实验原理及仪器 | 第27页 |
3.2.2 金山店矿岩力学参数 | 第27-28页 |
3.3 金山店井下深部开采地压规律分析 | 第28-37页 |
3.3.1 ANSYS 在金属矿山地下开采中的应用 | 第28页 |
3.3.2 基本假设 | 第28页 |
3.3.3 三维模型建立 | 第28-31页 |
3.3.4 金山店-410m 以下深部岩层地压规律 | 第31-37页 |
3.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金山店铁矿深部充填采矿方法选择 | 第38-47页 |
4.1 前言 | 第38页 |
4.2 采矿方法选择原则 | 第38页 |
4.3 充填采矿法方案 | 第38-45页 |
4.3.1 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 第39-42页 |
4.3.2 小分段分条上向充填采矿法 | 第42-43页 |
4.3.3 分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44页 |
4.3.4 小分段分条上向充填采矿法数值模拟 | 第44-45页 |
4.4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金山店铁矿深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第47-54页 |
5.1 前言 | 第47页 |
5.2 金山店井下充填实验采场结构参数 | 第47页 |
5.3 采场结构参数分析 | 第47-53页 |
5.3.1 初始条件 | 第47-48页 |
5.3.2 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设计 | 第48页 |
5.3.3 -410m 水平以下各方案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48-53页 |
5.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采场回采顺序研究 | 第54-62页 |
6.1 采场回采方案 | 第54页 |
6.2 采场回采顺序稳定性分析 | 第54-60页 |
6.2.1 方案一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6.2.2 方案二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6.2.3 方案三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57-58页 |
6.2.4 方案四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58-59页 |
6.2.5 方案五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6.2.6 方案六采场稳定性分析 | 第60页 |
6.3 结论 | 第60-62页 |
第七章 总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7.1 总结论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