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的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财务报表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 | 第14-18页 |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与目的 | 第14页 |
2.1.1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 第14页 |
2.1.2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 第14页 |
2.2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 第14-16页 |
2.2.1 比较分析法 | 第14-15页 |
2.2.2 比率分析法 | 第15页 |
2.2.3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方法 | 第15页 |
2.2.4 EVA(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法 | 第15-16页 |
2.3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3.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16页 |
2.3.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16页 |
2.3.3 获利能力分析 | 第16页 |
2.3.4 现金流量分析 | 第16-18页 |
第3章 海通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 | 第18-23页 |
3.1 证券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 第18-19页 |
3.1.1 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 第18页 |
3.1.2 证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 第18-19页 |
3.2 海通证券简介 | 第19-23页 |
3.2.1 海通证券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3.2.2 海通证券总体经营及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 第20-23页 |
第4章 海通证券的报表分析 | 第23-35页 |
4.1 海通证券的资产状况分析 | 第23-25页 |
4.2 海通证券的利润情况分析 | 第25-26页 |
4.3 海通证券的现金流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4.4 海通证券的股指表现 | 第28页 |
4.5 海通证券的财务比率分析 | 第28-31页 |
4.5.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8-29页 |
4.5.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29页 |
4.5.3 获利能力分析 | 第29-30页 |
4.5.4 现金流指标分析 | 第30-31页 |
4.6 海通证券的财务综合分析 | 第31-33页 |
4.6.1 杜邦分析法 | 第31-32页 |
4.6.2 沃尔评分法 | 第32-33页 |
4.7 EVA(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法 | 第33-35页 |
第5章 海通证券与中信证券的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5.1 中信证券简介 | 第35页 |
5.2 海通与中信的经营规模比较 | 第35-36页 |
5.3 海通、中信的财务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5.3.1 偿债能力比较 | 第36页 |
5.3.2 营运能力比较 | 第36页 |
5.3.3 获利能力比较 | 第36-37页 |
5.3.4 现金流指标比较 | 第37-38页 |
第6章 海通证券的财务问题及建议 | 第38-40页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6.1.1 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差 | 第38页 |
6.1.2 规模偏小,实力不足 | 第38页 |
6.1.3 传统业务占比过大,创新不足 | 第38页 |
6.2 对策及建议 | 第38-40页 |
6.2.1 创新盈利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 第38-39页 |
6.2.2 实施兼并重组,创造规模效益 | 第39页 |
6.2.3 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创新力度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