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复合建模与补偿研究
附件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数控机床误差元素的测量 | 第14-15页 |
1.3.2 数控机床热误差模型 | 第15-17页 |
1.3.3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 | 第17-18页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1.4 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机理分析 | 第20-2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来源 | 第20-25页 |
2.2.1 机床伺服系统误差 | 第21-22页 |
2.2.2 机床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分析 | 第22-24页 |
2.2.3 力误差分析 | 第24-25页 |
2.2.4 几何误差分析 | 第25页 |
2.2.5 其它 | 第25页 |
2.3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2.4 机床进给系统热源分析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滚珠丝杠热特性分析 | 第28-41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滚珠丝杠热特性分析 | 第28-34页 |
3.2.1 传热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3.2.2 热变形理论 | 第29-30页 |
3.2.3 滚珠丝杠温度分布函数模型 | 第30页 |
3.2.4 滚珠丝杠系统生热量计算 | 第30-32页 |
3.2.5 滚珠丝杠系统传热系数计算 | 第32-33页 |
3.2.6 滚珠丝杠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3.3 滚珠丝杠稳态热分析 | 第34-37页 |
3.3.1 滚珠丝杠热变形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3.2 滚珠丝杠稳态热分析 | 第35-37页 |
3.4 滚珠丝杠瞬态热分析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41-54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41-46页 |
4.2.1 定位误差测量方案 | 第41-43页 |
4.2.2 定位误差变化规律 | 第43-45页 |
4.2.3 定位误差全温度复合建模理论 | 第45-46页 |
4.3 X 轴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46-49页 |
4.3.1 定位误差纵向建模 | 第46-47页 |
4.3.2 误差系数建模 | 第47-48页 |
4.3.3 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48-49页 |
4.4 Y 轴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49-51页 |
4.4.1 误差系数建模 | 第49-50页 |
4.4.2 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50-51页 |
4.5 Z 轴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51-53页 |
4.5.1 误差系数建模 | 第51-52页 |
4.5.2 定位误差复合建模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实时补偿及应用 | 第54-64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机床误差补偿方式及实施策略 | 第54-56页 |
5.2.1 误差补偿方式 | 第54-55页 |
5.2.2 误差补偿实施策略 | 第55-56页 |
5.3 基于原点偏移的机床误差实时补偿控制系统 | 第56-59页 |
5.3.1 误差补偿系统硬件结构 | 第56-57页 |
5.3.2 误差补偿的软件平台 | 第57-58页 |
5.3.3 实时误差补偿过程 | 第58-59页 |
5.4 机床误差实时补偿效果 | 第59-63页 |
5.4.1 立式加工中心补偿 | 第59-61页 |
5.4.2 卧式加工中心补偿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5页 |
6.3 今后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