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白车身侧围焊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 利用遗传算法寻找部件焊接最小变形焊点焊接顺序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白车身侧围焊接工艺分析 | 第16-37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白车身点焊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 2.2.1 焊接理论基本术语 | 第16页 |
| 2.2.2 汽车用焊钳 | 第16-19页 |
| 2.3 白车身侧围焊接工艺分析 | 第19-36页 |
| 2.3.1 白车身侧围结构 | 第19页 |
| 2.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 第19-20页 |
| 2.3.3 侧围焊接分级 | 第20-27页 |
| 2.3.4 可焊性分析 | 第27-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遗传算法 | 第37-42页 |
| 3.1 引言 | 第37页 |
| 3.2 遗传算法的起源和发展 | 第37-38页 |
| 3.3 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 3.4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过程 | 第39-40页 |
| 3.5 遗传算法经典算例 | 第40-4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焊接温度场合焊接变形模型 | 第42-50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焊接温度场理论模型 | 第42-48页 |
| 4.2.1 傅里叶定律 | 第42页 |
| 4.2.2 焊接理论温度场 | 第42-43页 |
| 4.2.3 焊接温度场分析模型 | 第43-48页 |
| 4.3 焊接变形 | 第48-50页 |
| 4.3.1 初始条件 | 第48页 |
| 4.3.2 累积原理(叠加原理) | 第48-50页 |
| 第5章 求解某车型后围最小变形焊点焊接顺序 | 第50-60页 |
| 5.1 引言 | 第50页 |
| 5.2 温度场模型 | 第50-56页 |
| 5.2.1 遗传算法操作 | 第50-53页 |
| 5.2.2 温度刚度矩阵计算 | 第53-56页 |
| 5.3 利用 Matlab 编写程序进行计算 | 第56-5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附录 B Matlab 程序 1 | 第67-73页 |
| 附录 C Matlab 程序 2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