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道德与法治》课有效问题设计研究--以“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9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5页
        1.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状况第12-15页
    (三)重点、难点第15-16页
        1.重点第15-16页
        2.难点第16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研究思路第16-17页
        2.研究方法第17页
    (五)创新点与不足第17-19页
        1.创新点第17-18页
        2.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有效问题及其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计的重要性第19-26页
    (一)问题与有效问题第19-20页
    (二)有效问题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页
        3.信息加工理论第21-23页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设计有效问题的重要性第23-26页
        1.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第23页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23-24页
        3.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第24-26页
二、《道德与法治》课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及原因第26-38页
    (一)教学设计实例及其分析第26-31页
    (二)问题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第31-35页
        1.学生方面第31-32页
        2.教师方面第32-35页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第35-38页
        1.内部原因第35-36页
        2.外部原因第36-38页
三、“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有效问题设计第38-49页
    (一)课标要求第38页
    (二)设计理念第38页
    (三)教材分析第38-39页
    (四)学情分析第39页
    (五)教学重点、难点第39页
    (六)教学目标第39-40页
    (七)教学方法第40页
    (八)时间安排第40页
    (九)教学过程第40-49页
四、《道德与法治》课有效问题设计的对策第49-55页
    (一)有效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四贴近”原则第49-51页
        1.贴近学生第49-50页
        2.贴近生活第50页
        3.贴近实际第50-51页
        4.贴近社会第51页
    (二)有效问题的设计需有创意第51-52页
    (三)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第52-53页
    (四)有效问题的设计需营造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第53页
    (五)有效问题的提出需提高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以小学为例
下一篇:地方性知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