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 第8-10页 |
1.2.2 基于温度在线监测的实时动态载流量方法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电缆实时动态载流量评估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实时动态载流量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14-30页 |
2.1 环境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14-15页 |
2.2 硬件系统器件的选择与设计 | 第15-28页 |
2.2.1 STM32F4开发板的介绍 | 第15-20页 |
2.2.2 温度传感器 | 第20-22页 |
2.2.3 风速传感器 | 第22-23页 |
2.2.4 光照传感器 | 第23-25页 |
2.2.5 GPRS模块 | 第25-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架空电缆载流量数值计算 | 第30-42页 |
3.1 电力电缆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 电力电缆的发热及散热因素 | 第31-37页 |
3.2.1 电力电缆的发热因素 | 第31页 |
3.2.2 涡流场有限元数学计算模型 | 第31-37页 |
3.3 电力电缆的散热因素 | 第37-38页 |
3.4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实时动态载流量评估系统软件部分 | 第42-58页 |
4.1 电力电缆实时动态载流量评估系统整体方案 | 第42-46页 |
4.1.2 上位机运行环境 | 第43-44页 |
4.1.3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的选择 | 第44-46页 |
4.2 ANSYS软件平台 | 第46-47页 |
4.3 软件整体界面的设计 | 第47-48页 |
4.4 实时动态载流量评估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8-56页 |
4.4.1 主计算界面窗口的设计 | 第48-49页 |
4.4.2 添加电缆窗口的设计 | 第49-50页 |
4.4.3 新建电缆界面窗体设计 | 第50-52页 |
4.4.4 电缆参数修改窗口 | 第52页 |
4.4.5 全部电缆显示窗口 | 第52-53页 |
4.4.6 环境参数采集窗口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算例与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因素分析 | 第58-65页 |
5.1 电力电缆电磁损耗计算示例 | 第58-60页 |
5.2 架空电缆算法验证 | 第60页 |
5.3 风速对载流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5.4 环境温度对载流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光照强度对载流量的影响 | 第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