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2、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内涵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14-19页 |
(一) 高校学生工作及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内涵界定 | 第14-16页 |
1、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 | 第14-15页 |
2、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回顾 | 第16-19页 |
1、恢复重建、探索发展阶段(1979年-1984年) | 第16页 |
2、被动应对、曲折发展阶段(1984年-1989年) | 第16-17页 |
3、主动建设、深入发展阶段(1989年-1997年) | 第17页 |
4、准确定位、创新发展阶段(1997-2004年) | 第17-18页 |
5、全面加强、科学发展阶段(2004年-今) | 第18-19页 |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 第19-23页 |
(一)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尚未系统化 | 第19-20页 |
1、对学生个体发展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本土化 | 第19页 |
2、高校学生工作自身专业化建设研究缺乏系统性 | 第19-20页 |
(二)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存在不足 | 第20-21页 |
1、学校与各学院学生工作分工不明,职能重叠 | 第20页 |
2、负责学生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层级领导,专业性不强 | 第20-21页 |
(三)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发展机制尚不健全 | 第21-23页 |
1、人员聘任制度缺乏职业化 | 第21页 |
2、人员从业培训体系不够规范 | 第21-22页 |
3、人员管理体系和奖惩机制不够健全 | 第22-23页 |
三、专业化—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3-28页 |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第23-25页 |
1、高等教育的客观形势催生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 | 第23-24页 |
2、高等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 | 第24-25页 |
3、高校大学生的崭新特点需要学生工作专业化 | 第25页 |
4、学生工作者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促使学生工作专业化 | 第25页 |
(二) 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第25-28页 |
1、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25-26页 |
2、高校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渐成体系 | 第26页 |
3、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生工作专业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 第26页 |
4、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化为学生工作专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 第26-27页 |
5、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向专业性服务机构转变已走向实践 | 第27-28页 |
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模式构建与路径探究 | 第28-41页 |
(一)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模式构建 | 第28-30页 |
1、美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 第28-29页 |
2、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 第29-30页 |
(二)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路径探究 | 第30-41页 |
1、树立现代化的学生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 | 第31-33页 |
2、大力推进学生工作岗位的职业化建设 | 第33页 |
3、构建学科化的学生工作体系 | 第33-35页 |
4、实现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 第35-37页 |
5、搭建宏观层面专门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学生工作体制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