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预制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全灌浆旋轧滚压套筒连接性能试验和数值分析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轴向拉伸试验设计 | 第20-22页 |
2.2.1 试件参数介绍 | 第20-21页 |
2.2.2 试件材料属性 | 第21-22页 |
2.2.3 试验方案 | 第22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2.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30页 |
2.4.1 引言 | 第24-25页 |
2.4.2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29页 |
2.4.3 部件创建及单元类型选择 | 第29-30页 |
2.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2.5.1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 | 第30-31页 |
2.5.2 试件应力分布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预制预应力套筒连接式框架节点试验设计 | 第34-44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4页 |
3.2 试件尺寸及配筋设计 | 第34-37页 |
3.3 材料力学性能 | 第37-38页 |
3.3.1 混凝土、灌浆料力学性能 | 第37页 |
3.3.2 钢筋及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 第37-38页 |
3.4 试件制作与拼装 | 第38-40页 |
3.5 试验方案 | 第40-41页 |
3.5.1 加载装置 | 第40页 |
3.5.2 加载制度 | 第40-41页 |
3.6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41-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66页 |
4.1 试验现象 | 第44-51页 |
4.1.1 试件RCJ-1 | 第44-45页 |
4.1.2 试件PCJ-1 | 第45-47页 |
4.1.3 试件PCJ-2 | 第47-49页 |
4.1.4 试件PCJ-3 | 第49-51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64页 |
4.2.1 试验破坏形态、受力过程汇总 | 第51-52页 |
4.2.2 滞回曲线 | 第52-54页 |
4.2.3 骨架曲线 | 第54-55页 |
4.2.4 位移延性 | 第55-56页 |
4.2.5 刚度退化分析 | 第56-58页 |
4.2.6 耗能分析 | 第58-59页 |
4.2.7 套筒应变分析 | 第59-60页 |
4.2.8 钢筋应变分析 | 第60-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预制预应力套筒连接式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 第66-75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预制预应力套筒连接式框架节点骨架曲线模型的组建 | 第66-69页 |
5.3 预制预应力套筒连接式框架节点滞回规则 | 第69-74页 |
5.3.1 滞回规则中捏拢点的判定 | 第69-71页 |
5.3.2 刚度退化规律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