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基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的国际环境合作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8-12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8-10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2页
   ·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第12页
第二章 全球公共产品理论第12-26页
   ·全球公共产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第12-15页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体第15-17页
     ·单个国家第15-16页
     ·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第16-17页
     ·非政府组织第17页
     ·利益集团第17页
     ·企业或个人第17页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需现状第17-18页
   ·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第18-22页
     ·排他性引起的无效率第19页
     ·国家间的不对称性第19-20页
     ·参与者繁多第20-21页
     ·融资不足第21-22页
     ·聚合技术第22页
   ·促进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重要途径第22-26页
     ·克服排他性第22-23页
     ·注重效率与公平第23页
     ·促进决策的参与性第23-24页
     ·额外的融资第24-26页
     ·激励机制第26页
第三章 国际环境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第26-40页
   ·国际环境合作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第26-27页
   ·国际环境合作的特点第27-29页
   ·国际环境合作所属的类型第29-30页
   ·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和形式第30-40页
     ·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第30-35页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第35-37页
     ·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第37-40页
第四章 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第40-54页
   ·国际环境合作的现状第40-41页
   ·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国家政府参与机制的问题第41-43页
     ·国际组织参与机制的问题第43-44页
     ·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的问题第44-45页
   ·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对策第45-54页
     ·多供应主体的选择第45-48页
     ·额外的筹资和知识、技术的转移第48-49页
     ·针对其他问题的激励机制第49-54页
第五章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对策第54-57页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现状第54-55页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已取得的成果第54页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的问题第54-55页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建议第55-57页
     ·建立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协调制度第55页
     ·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第55-56页
     ·充分利用基金和技术转移第56-57页
     ·提高风险意识第57页
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TVOC含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耐盐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方法与脱氮机制及其生物强化短程硝化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