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的国际环境合作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 | 第12页 |
第二章 全球公共产品理论 | 第12-26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 第12-15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体 | 第15-17页 |
·单个国家 | 第15-16页 |
·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 | 第16-17页 |
·非政府组织 | 第17页 |
·利益集团 | 第17页 |
·企业或个人 | 第17页 |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需现状 | 第17-18页 |
·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排他性引起的无效率 | 第19页 |
·国家间的不对称性 | 第19-20页 |
·参与者繁多 | 第20-21页 |
·融资不足 | 第21-22页 |
·聚合技术 | 第22页 |
·促进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重要途径 | 第22-26页 |
·克服排他性 | 第22-23页 |
·注重效率与公平 | 第23页 |
·促进决策的参与性 | 第23-24页 |
·额外的融资 | 第24-26页 |
·激励机制 | 第26页 |
第三章 国际环境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 | 第26-40页 |
·国际环境合作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 | 第26-27页 |
·国际环境合作的特点 | 第27-29页 |
·国际环境合作所属的类型 | 第29-30页 |
·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和形式 | 第30-40页 |
·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 | 第30-35页 |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 | 第35-37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形式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40-54页 |
·国际环境合作的现状 | 第40-41页 |
·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国家政府参与机制的问题 | 第41-43页 |
·国际组织参与机制的问题 | 第43-44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的问题 | 第44-45页 |
·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对策 | 第45-54页 |
·多供应主体的选择 | 第45-48页 |
·额外的筹资和知识、技术的转移 | 第48-49页 |
·针对其他问题的激励机制 | 第49-54页 |
第五章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对策 | 第54-57页 |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现状 | 第54-55页 |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已取得的成果 | 第54页 |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建议 | 第55-57页 |
·建立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协调制度 | 第55页 |
·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 | 第55-56页 |
·充分利用基金和技术转移 | 第56-57页 |
·提高风险意识 | 第57页 |
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