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概念界定:交通基础设施与贫困 | 第12-14页 |
1.5 本文的创新性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第15-19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基于年鉴数据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基于调查数据的研究 | 第16-17页 |
2.1.3 关于“虹吸现象”的讨论 | 第17-18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第3章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与研究变量 | 第19-28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3.2 研究变量描述 | 第20-24页 |
3.2.1 自变量:交通基础设施 | 第20-22页 |
3.2.2 因变量:减贫效应 | 第22-23页 |
3.2.3 控制变量 | 第23-24页 |
3.2.4 中介变量:非农产业和劳动力流动 | 第24页 |
3.3 描述性统计 | 第24-28页 |
第4章 交通基础设施与贫困减少 | 第28-52页 |
4.1 交通基础设施对家庭的影响 | 第28-35页 |
4.1.1 交通基础设施与家庭收入 | 第28-31页 |
4.1.2 交通基础设施与家庭消费 | 第31-32页 |
4.1.3 交通基础设施与贫困发生率 | 第32-35页 |
4.2 交通扶贫的因果推断:基于匹配法的发现 | 第35-41页 |
4.3 交通基础设施的减贫机制 | 第41-47页 |
4.3.1 非农产业的中介作用 | 第41-44页 |
4.3.2 劳动力迁移的调节作用 | 第44-47页 |
4.4 “交通扶贫”与精准扶贫:基于分样本回归的发现 | 第47-52页 |
第5章 结论、对策与不足 | 第52-55页 |
5.1 主要发现 | 第52-5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5.2.1 充分认识交通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 第53-54页 |
5.2.2 以交通改善为抓手,鼓励贫困家庭参与经营非农产业,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 | 第54页 |
5.2.3 针对极端贫困家庭,扶贫手段要体现差异性,切实做好精准扶贫 | 第54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