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编码技术在数字鹰潭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
    1.3 现有地理编码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8-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组织结构第18-19页
2 地名地址匹配原理第19-31页
    2.1 地名地址标准化第19-22页
        2.1.1 地名地址分类第19-21页
        2.1.2 地址描述规则第21-22页
    2.2 地址标准化模型第22-25页
    2.3 地址编码规则第25-31页
        2.3.1 地址编码模型第25页
        2.3.2 地址编码规范第25-31页
3 地名地址数据库标体系设计与建设第31-49页
    3.1 标准体系设计第31-33页
        3.1.1 设计原则第31-32页
        3.1.2 体系架构第32-33页
    3.2 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第33-38页
        3.2.1 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建库流程第33-35页
        3.2.2 数据库结构设计第35-38页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列标准第38-49页
        3.3.1 外业采集第40页
        3.3.2 内业审核第40-46页
        3.3.3 数据更新第46-47页
        3.3.4 数据入库第47-49页
4 地址匹配设计第49-59页
    4.1 地址匹配服务功能第49-51页
        4.1.1 正向地址匹配服务第49-50页
        4.1.2 反向地址匹配服务第50-51页
        4.1.3 数据更新服务第51页
    4.2 地址匹配服务接口第51-52页
        4.2.1 开发接口设计原则第51页
        4.2.2 接口库内容第51-52页
    4.3 地址匹配方法第52-56页
        4.3.1 定位到街道第52-55页
        4.3.2 定位到区域第55页
        4.3.3 街道和区域定位的混合第55-56页
    4.4 地址匹配流程第56-59页
5 基于地名地址的社会化应用第59-65页
    5.1 项目背景第59页
    5.2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简介第59-60页
    5.3 地名地址匹配在项目中的应用第60-65页
        5.3.1 平台选择第60-61页
        5.3.2 系统主界面第61-62页
        5.3.3 地址匹配第62-63页
        5.3.4 数据结果导出第63-6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水波优化和Contourlet变换的像素级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下一篇:红外弱小运动目标的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