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混凝土 | 第12-13页 |
1.2 混凝土减水剂 | 第13-17页 |
1.2.1 聚羧酸减水剂 | 第14页 |
1.2.2 聚羧酸减水剂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2.3 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6页 |
1.2.4 工程应用 | 第16-17页 |
1.2.5 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1.3 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基材料相容性及机理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1 聚羧酸减水剂对相容性的影响 | 第18页 |
1.3.2 胶凝材料对相容性的影响 | 第18-20页 |
1.3.3 混凝土集料对相容性的影响 | 第20页 |
1.3.4 拌合条件对相容性的影响 | 第20页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2-30页 |
2.1 试验用主要原材料 | 第22-25页 |
2.1.1 化学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原材料 | 第22页 |
2.1.2 水泥 | 第22-23页 |
2.1.3 矿物掺合料 | 第23页 |
2.1.4 骨料 | 第23-25页 |
2.1.5 聚羧酸减水剂对比样品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2.2.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 第25页 |
2.2.2 水泥砂浆流动性试验 | 第25页 |
2.2.3 减水率试验 | 第25页 |
2.2.4 分子量测定 | 第25-26页 |
2.2.5 聚羧酸减水剂的膜分离试验 | 第26-27页 |
2.2.6 官能团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法 | 第27页 |
2.2.7 吸附量试验 | 第27页 |
2.2.8 水化热测定试验 | 第27页 |
2.2.9 无极电阻率试验 | 第27-28页 |
2.2.10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页 |
2.2.11 DSC/TG | 第28页 |
2.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试验 | 第28页 |
2.2.1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 第28-30页 |
3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优化研究 | 第30-44页 |
3.1 合成设备与试验方案 | 第30-31页 |
3.1.1 合成设备及方法 | 第30页 |
3.1.2 试验方案 | 第30-31页 |
3.2 反应体系及条件的确定 | 第31-33页 |
3.2.1 单体的选择——取代基活性 | 第31页 |
3.2.2 单体的加入方式 | 第31-32页 |
3.2.3 单体滴加时间 | 第32-33页 |
3.2.4 聚合温度 | 第33页 |
3.2.5 引发剂种类及加入方式 | 第33页 |
3.3 合成方案的优化 | 第33-40页 |
3.3.1 单因素试验 | 第33-35页 |
3.3.2 正交试验优化 | 第35-36页 |
3.3.3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 第36-40页 |
3.4 聚羧酸减水剂的微观表征 | 第40-42页 |
3.4.1 分子量测定 | 第40页 |
3.4.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聚羧酸减水剂/膜分离液与水泥基胶凝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 第44-84页 |
4.1 聚羧酸减水剂的分离及各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4.2 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45-48页 |
4.3 聚羧酸减水剂分离液与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48-55页 |
4.3.1 分离组分F1(Mw=215700)与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48-50页 |
4.3.2 分离组分F2(Mw=79160)对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50-53页 |
4.3.3 分离组分F3(Mw=28570)对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53-55页 |
4.3.4 分离组分F4(Mw=3751)对水泥的相容性研究 | 第55页 |
4.4 聚羧酸减水剂、分离液与水泥相容性比较研究 | 第55-58页 |
4.5 聚羧酸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的相容性研究 | 第58-68页 |
4.5.1 聚羧酸减水剂与单掺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的相容性 | 第58-61页 |
4.5.2 聚羧酸减水剂与掺两种矿物掺合料体系的相容性 | 第61-63页 |
4.5.3 聚羧酸减水剂与掺三种矿物掺合料体系的相容性 | 第63-68页 |
4.6 聚羧酸减水剂、分离液与矿物掺合料相容性比较研究 | 第68-72页 |
4.7 矿物掺合料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影响研究 | 第72-81页 |
4.7.1 试验配合比 | 第72-73页 |
4.7.2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 第73-78页 |
4.7.3 矿物掺合料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 | 第78-80页 |
4.7.4 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流动度的影响 | 第80页 |
4.7.5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5 聚羧酸减水剂吸附-分散作用机理研究 | 第84-106页 |
5.1 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84-87页 |
5.1.1 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上的吸附形态 | 第84-86页 |
5.1.2 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在液相中的形态 | 第86-87页 |
5.2 聚羧酸减水剂吸附分级行为研究 | 第87-92页 |
5.2.1 分离组分的分散性能 | 第88-90页 |
5.2.2 分离组分的吸附等温曲线 | 第90-91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91-92页 |
5.3 聚羧酸减水剂PC0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第92-103页 |
5.3.1 对水泥初期水化进程的影响 | 第93-98页 |
5.3.2 热分析(DSC/TG) | 第98-99页 |
5.3.3 X射线衍射(XRD) | 第99-100页 |
5.3.4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100-101页 |
5.3.5 环境扫描电镜(ESEM) | 第101页 |
5.3.6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6-108页 |
6.2 展望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附录 | 第120-12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