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 概念厘清: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本内涵解读 | 第9-12页 |
(一) 专家辅助人概念界定与界分 | 第9-10页 |
1. 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证人之界分 | 第9页 |
2. 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之界分 | 第9-10页 |
3. 专家辅助人与证人之界分 | 第10页 |
(二)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性质解读 | 第10-11页 |
(三)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法律价值解析 | 第11-12页 |
1. 有助于完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 第11页 |
2. 有助于增强当事人抗辩的积极性 | 第11-12页 |
3. 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 | 第12页 |
二、 立法探究: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主要内容研究 | 第12-18页 |
(一)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分析 | 第12-16页 |
1.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功能 | 第12-13页 |
2.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适用 | 第13-16页 |
(二)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对国外的立法借鉴 | 第16-18页 |
1.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6-17页 |
2. 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 完善对策: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改进研究 | 第18-25页 |
(一)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18-21页 |
1. 专家辅助人的资格及审查标准不清 | 第18-19页 |
2. 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明确 | 第19页 |
3. 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程序有待规范 | 第19-20页 |
4. 缺乏专家意见的审查与采信规则 | 第20-21页 |
(二) 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主要建议 | 第21-25页 |
1.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资格及审查标准 | 第21-22页 |
2.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 第22页 |
3. 规范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程序 | 第22-23页 |
4. 建立专家意见的审查与采信规则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