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0.3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第一章 区块概况 | 第9-13页 |
| 1.1 区块位置及地质特征 | 第9-10页 |
| 1.2 区块开发简况 | 第10-11页 |
| 1.3 区块开发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井网加密后地质特征认识 | 第13-26页 |
| 2.1 井网加密后储层沉积特征及井网变化特征认识 | 第13-18页 |
| 2.2 井网加密后油层潜力 | 第18-21页 |
| 2.3 新井射孔方案编制原则及做法 | 第21-24页 |
| 2.4 老井转注总体原则及做法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综合调整方法 | 第26-33页 |
| 3.1 压力系统调整 | 第26-27页 |
| 3.2 注采结构调整 | 第27-33页 |
| 3.2.1 加密井投产后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3.2.2 优化注采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有效注入及产出 | 第28-33页 |
| 第四章 综合调整效果评价 | 第33-41页 |
| 4.1 区块开发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 第33-38页 |
| 4.2 加密后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有效提高 | 第38-39页 |
| 4.3 加密后注采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 第39页 |
| 4.4 加密后可采储量得到有效提升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详细摘要 | 第46-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