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A/O+UF)-NF-RO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垃圾渗滤液概述 | 第9-12页 |
1.2.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9页 |
1.2.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性 | 第9-10页 |
1.2.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 | 第10-11页 |
1.2.4 影响渗滤液成分和性质因素 | 第11-12页 |
1.2.5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2页 |
1.3 垃圾渗滤液常用处理方法 | 第12-15页 |
1.4 工程特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工程概述 | 第17-23页 |
2.1 项目概述 | 第17页 |
2.2 项目背景 | 第17-19页 |
2.3 渗滤液处理站现状描述 | 第19页 |
2.4 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2.5 提标扩容改造必要性分析 | 第20-21页 |
2.6 提标改造方案思路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工艺设计 | 第23-29页 |
3.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性分析 | 第23页 |
3.2 工程规模及进水水质 | 第23-24页 |
3.2.1 工程规模 | 第23-24页 |
3.2.2 设计进水水质 | 第24页 |
3.3 工程目标 | 第24-25页 |
3.3.1 出水水质 | 第24-25页 |
3.3.2 脱水污泥含水率 | 第25页 |
3.4 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5 提标改造工艺选择 | 第26-29页 |
3.5.1 工艺流程 | 第26页 |
3.5.2 工艺流程说明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渗滤液处理工程改造设计 | 第29-42页 |
4.1 主要单体设计 | 第29-38页 |
4.1.1 均衡池 | 第29页 |
4.1.2 MBR(A/O+UF)系统 | 第29-32页 |
4.1.3 膜深度处理系统 | 第32-35页 |
4.1.4 标准排放口 | 第35页 |
4.1.5 污泥处理系统 | 第35页 |
4.1.6 浓缩液处理系统 | 第35-36页 |
4.1.7 辅助车间 | 第36页 |
4.1.8 新增主要设备清单 | 第36-38页 |
4.2 工程总平面设计 | 第38-39页 |
4.2.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第38页 |
4.2.2 总平面布置设计 | 第38页 |
4.2.3 道路设计 | 第38页 |
4.2.4 消防设计 | 第38-39页 |
4.3 建筑工程与结构工程设计 | 第39-40页 |
4.3.1 建筑工程设计 | 第39-40页 |
4.3.2 结构工程设计 | 第40页 |
4.4 给排水工程及通风工程设计 | 第40-41页 |
4.4.1 给排水工程设计 | 第40-41页 |
4.4.2 通风工程设计 | 第41页 |
4.5 电气和自动化工程设计 | 第41-42页 |
4.5.1 设计范围 | 第41页 |
4.5.2 负荷计算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工程投资估算和运行成本 | 第42-44页 |
5.1 估算范围 | 第42页 |
5.2 投资估算 | 第42-43页 |
5.3 工程运行成本分析 | 第43-44页 |
第六章 调试运营分析 | 第44-4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7.1 结论 | 第48-49页 |
7.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