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热平衡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强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轮边减速器热分析研究基础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轮边减速器内热源的概述 | 第17页 |
2.3 斜齿轮副摩擦功率损失 | 第17-20页 |
2.3.1 斜齿轮啮合摩擦功率损失计算公式 | 第17-20页 |
2.3.2 影响斜齿轮副功率损失的因素分析 | 第20页 |
2.4 滚动轴承摩擦功率损失 | 第20-22页 |
2.4.1 轴承摩擦功率损失计算公式 | 第20-22页 |
2.4.2 影响轴承摩擦功率损失的因素分析 | 第22页 |
2.5 热阻模型的研究 | 第22-25页 |
2.5.1 导热热阻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2.5.2 对流换热热阻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基于热网络法的轮边减速器稳态热分析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轮边减速器系统网络节点的划分 | 第26页 |
3.3 热网络图的建立 | 第26-29页 |
3.4 热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29-32页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模态分析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结构模态分析基础 | 第36-37页 |
4.2.1 模态概述 | 第36页 |
4.2.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6-37页 |
4.3 齿轮系统结构模态分析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4.4 齿轮系统模态计算分析 | 第38-41页 |
4.4.1 约束冷模态计算分析 | 第38页 |
4.4.2 约束热模态计算分析 | 第38-41页 |
4.4.3 模态对比及评价 | 第41页 |
4.5 箱体模态计算分析 | 第41-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轮边减速器强度分析 | 第46-62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轮边减速器箱体在静载荷下结构强度分析 | 第46-51页 |
5.2.1 驱动电机正旋时静载荷的计算 | 第47-50页 |
5.2.2 驱动电机反旋时静载荷的计算 | 第50-51页 |
5.3 轮边减速器箱体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5.3.1 驱动电机额定转速、正旋工况下箱体的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51-52页 |
5.3.2 驱动电机额定转速、反旋工况下箱体的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5.4 轮边减速器箱体结构拓扑优化 | 第54-57页 |
5.4.1 拓扑优化设计的定义 | 第54页 |
5.4.2 拓扑优化计算结果 | 第54-56页 |
5.4.3 拓扑优化结构改进 | 第56页 |
5.4.5 改进后箱体的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5.5 轮边减速器斜齿轮静力学分析 | 第57-60页 |
5.5.1 斜齿轮副在常温下的静力学分析 | 第57-60页 |
5.5.2 斜齿轮副在高温下的静力学分析 | 第60页 |
5.5.3 斜齿轮副高温与常温下的应力结果对比 | 第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齿轮的疲劳分析 | 第62-68页 |
6.1 引言 | 第62页 |
6.2 疲劳理论 | 第62-63页 |
6.3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63-64页 |
6.3.1 S-N曲线 | 第63页 |
6.3.2 名义应力法 | 第63-64页 |
6.3.3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64页 |
6.4 基于NCODE对齿轮疲劳寿命预测 | 第64-67页 |
6.4.1 材料的疲劳属性分析 | 第64-65页 |
6.4.2 疲劳分析结果 | 第65-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