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FAHP的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7-18页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8-20页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0-21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2 主要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第23-28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2.1.1 供应链金融第23-24页
        2.1.2 供应链金融风险第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5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4-25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5页
    2.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分类第25-26页
    2.4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第26-28页
第3章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识别第28-36页
    3.1 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初选过程第28-33页
        3.1.1 供应链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第28-30页
        3.1.2 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风险第30-32页
        3.1.3 供应链金融业务市场风险第32-33页
    3.2 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确定过程第33-34页
        3.2.1 风险识别方法选择第33页
        3.2.2 量表设计第33页
        3.2.3 量表调查第33-34页
    3.3 实证数据结果分析第34-36页
第4章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第36-53页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36-37页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说明第37-41页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7页
        4.2.2 评价指标说明第37-40页
        4.2.3 数据来源第40-41页
    4.3 评价方法第41-42页
        4.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41页
        4.3.2 三角模糊函数第41-42页
    4.4 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过程第42-53页
        4.4.1 FAHP确定指标权重第42-46页
        4.4.2 三角模糊数法评价风险等级第46-50页
        4.4.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第50-53页
第5章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与监控第53-65页
    5.1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方式第53-55页
        5.1.1 风险规避第53-54页
        5.1.2 风险转移第54页
        5.1.3 风险降低第54页
        5.1.4 风险接受第54-55页
    5.2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方式选择第55-59页
        5.2.1 风险应对方式选择模型第55-58页
        5.2.2 风险应对方式选择流程第58-59页
    5.3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策略第59-61页
    5.4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监控第61-65页
        5.4.1 风险监控框架第61页
        5.4.2 风险监控系统第61-63页
        5.4.3 风险监控系统运行机制第63-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5-66页
    6.2 研究展望第66-67页
附录第67-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鲁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MY融资担保公司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