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二、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发展沿革 | 第16-22页 |
一、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继承与确立 | 第16-19页 |
(一) 对明代考课制度的继承 | 第16-17页 |
(二)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确立 | 第17-19页 |
二、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困境与变革 | 第19-22页 |
(一) 考课制度所面临的困境 | 第19-20页 |
(二) 清政府对考课制度做出的变革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22-33页 |
一、清代行政法中关于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规定 | 第22-29页 |
(一) 清代行政法总汇——五朝会典中的相关规定 | 第22-26页 |
(二) 清代行政法细则——则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26-29页 |
二、清代刑事法律中关于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规定 | 第29-33页 |
(一) 《大清律例》中的具体规定 | 第29-31页 |
(二) 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纳入《大清律例》的原因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具体运作 | 第33-47页 |
一、清代地方官吏考课标准 | 第33-37页 |
(一) 督抚的考课标准 | 第33-35页 |
(二) 其他地方文官的考课标准 | 第35-37页 |
(三) 地方武官的考课标准 | 第37页 |
二、清代地方官吏考课程序 | 第37-40页 |
(一) 督抚的考课程序 | 第38页 |
(二) 其他地方文官的考课程序 | 第38-40页 |
(三) 地方武职官员的考课程序 | 第40页 |
三、清代地方官吏考课结果 | 第40-47页 |
(一) 督抚及其他地方文官的考课结果 | 第41-45页 |
(二) 地方武职官员的考课结果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评析及启示 | 第47-57页 |
一、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评析 | 第47-54页 |
(一)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经验 | 第47-50页 |
(二) 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教训 | 第50-54页 |
二、清代地方官吏考课制度的启示 | 第54-57页 |
(一) 建立完善的法律规则体系 | 第54-55页 |
(二) 建立科学的考察标准与程序 | 第55页 |
(三) 定期考察与不定期考察相结合 | 第55页 |
(四) 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 | 第55-56页 |
(五) 加强考核制度的落实监督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