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A调节亚基Pkr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禾谷镰刀菌第11-13页
        1.1.1 禾谷镰刀菌的生物学特征第11页
        1.1.2 禾谷镰刀菌的生活史及侵染循环第11-12页
        1.1.3 禾谷镰刀菌的毒素第12-13页
    1.2 蛋白激酶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蛋白激酶研究概述第13-14页
        1.2.2 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第14页
        1.2.3 蛋白激酶A研究概述第14-15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中PKR基因的功能分析第16-4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31页
        2.1.1 菌株与载体第16页
        2.1.2 PKR基因的预测与进化分析第16页
        2.1.3 禾谷镰刀菌基因组的提取第16-17页
        2.1.4 PKR基因的敲除第17-20页
            2.1.4.1 同源片段扩增与回收第17-18页
            2.1.4.2 禾谷镰刀菌原生质体转化第18-20页
            2.1.4.3 转化子PCR检测第20页
        2.1.5 PKR基因敲除转化子的southern杂交第20-21页
        2.1.6 菌落形态观察及生长速率测定第21-22页
        2.1.7 DAPI和calcofluor染色第22页
        2.1.8 分生孢子产孢率测定及形态观察第22页
        2.1.9 分生孢子糖原染色第22页
        2.1.10 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第22-23页
        2.1.11 分生孢子碘化丙啶染色第23页
        2.1.12 GFP-ATG8融合蛋白载体构建与转化第23-26页
        2.1.13 有性生殖表型观察第26-27页
        2.1.14 禾谷镰刀菌致病性鉴定第27页
            2.1.14.1 小麦穗接种实验第27页
            2.1.14.2 玉米须接种实验第27页
        2.1.15 毒素测定第27-29页
            2.1.15.1 小麦单籽粒毒素测定第27-28页
            2.1.15.2 液体培养基毒素测定第28页
            2.1.15.3 大米培养基毒素测定第28-29页
        2.1.16 qRT-PCR第29-30页
            2.1.16.1 禾谷镰刀菌RNA的提取第29-30页
            2.1.16.2 反转录合成cDNA第30页
            2.1.16.3 qRT-PCR反应第30页
        2.1.17 PKR-GFP融合蛋白载体构建与转化第30页
        2.1.18 分生孢子荧光定位与染色第30-31页
        2.1.19 菌丝荧光定位与染色第3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1-41页
        2.2.1 PKR基因的预测与进化分析第31-33页
        2.2.2 PKR基因的敲除第33-34页
        2.2.3 PKR对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及核的分布具有重要作用第34-35页
        2.2.4 PKR的敲除影响分生孢子的产生及其活力第35-37页
        2.2.5 PKR的敲除影响细胞自噬第37-38页
        2.2.6 PKR基因在有性生殖及植物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38-39页
        2.2.7 PKR对毒素的产生起负调控作用第39-40页
        2.2.8 PKR对黄色镰刀菌素的产生起正调控作用第40页
        2.2.9 pkr突变体的互补第40-41页
        2.2.10 Pkr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第41页
    2.3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pkr突变体的自发角变第43-5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3.1.1 菌株第43页
        3.1.2 角变子的菌落形态观察及生长速率测定第43页
        3.1.3 角变子产孢量测定第43页
        3.1.4 角变子菌株单孢分离第43页
        3.1.5 角变子PCR测序第43-44页
        3.1.6 禾谷镰刀菌RNA提取第44-45页
        3.1.7 RNA反转录为cDNA第45页
        3.1.8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3.2.1 角变子的表型第45-48页
        3.2.2 角变子突变位点的鉴定与分析第48-50页
        3.2.3 pkr突变体及角变子中催化亚基表达量分析第50页
        3.2.4 角变子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第50-51页
    3.3 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第59-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桑树内生菌和紫花苜蓿病原菌分离鉴定
下一篇:稻曲病菌NRPS2与NRPS6基因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