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策略及其与师幼关系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20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二)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1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七) 研究流程 | 第22-24页 |
二、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策略问卷的编制 | 第24-3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三) 讨论 | 第29-30页 |
(四) 小结 | 第30-32页 |
三、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策略的特点 | 第32-4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四) 讨论 | 第36-39页 |
(五) 小结 | 第39-40页 |
四、教师介入策略与师幼关系的关系 | 第40-4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四) 讨论 | 第42-44页 |
(五) 小结 | 第44-46页 |
五、总讨论与总结论 | 第46-50页 |
(一) 总讨论 | 第46-47页 |
(二) 总结论 | 第47-50页 |
六、建议 | 第50-52页 |
(一) 摒弃粗暴的介入策略,以指导和帮助为主 | 第50页 |
(二) 缩小班级规模,鼓励小班化教学 | 第50-51页 |
(三) 注重师幼互动,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 第51-52页 |
七、创新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一) 研究创新 | 第52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