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9-18页 |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 第二节 理论综述 | 第10-16页 |
| 一、发展传播学简介 | 第10-11页 |
| 二、“社会责任—传媒实践—媒介生态—国家发展”循环模式简介 | 第11-13页 |
| 三、社会责任是传媒实践的把关根本 | 第13-14页 |
| 四、媒介生态是传媒实践的编码目标 | 第14-15页 |
| 五、国家发展是传媒实践的追求效果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 一、创新点与难点 | 第16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三、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把关传播:基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 | 第18-25页 |
| 第一节 案例简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 | 第18-20页 |
| 一、《爸爸去哪儿》的简介 | 第18-19页 |
| 二、《爸爸去哪儿》的评论 | 第19页 |
| 三、《爸爸去哪儿》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内容把关:基于当前社会家庭教育缺位 | 第20-22页 |
| 一、共同时间的缺位 | 第20-21页 |
| 二、教育理念的缺位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形式把关:基于现今节目媒介生态失衡 | 第22-25页 |
| 一、游戏精神狂欢化 | 第23页 |
| 二、消费主义浪费化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编码生态:落实大众传媒实践目标 | 第25-33页 |
| 第一节 节目内容编码:基于受众需求 | 第25-29页 |
| 一、偶像崇拜——心目中的榜样爸爸 | 第25-26页 |
| 二、父爱怀旧——记忆中的威严爸爸 | 第26-27页 |
| 三、家教求知——现实中的迷茫爸爸 | 第27-28页 |
| 四、明星窥视——传说中的明星爸爸 | 第28页 |
| 五、情感体验——渴望中的完美爸爸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节目形式编码:基于媒介创新 | 第29-33页 |
| 一、真人秀模式创新 | 第29-30页 |
| 二、本土化融合创新 | 第30-31页 |
| 三、纪实性制作创新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追求发展:达到大众传媒传播效果 | 第33-39页 |
| 第一节 《爸爸去哪儿》传播效果解读 | 第33-35页 |
| 一、经济效益可观 | 第33-34页 |
| 二、社会效益显著 | 第34-35页 |
| 第二节 传媒实践推广:促进大众传媒的亲子节目传播 | 第35-37页 |
| 一、教育内容娱乐化 | 第36页 |
| 二、小众形式大众化 | 第36-37页 |
| 第三节 循环模式推广:改善国家发展的现代进程问题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