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各类型报纸论文--专业报纸论文

“利益共生体”:从成型到分流--第一国际时期机关报的结构转型(1864-1872)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论第8-19页
 第一节 论题的界定第8-10页
  一、对论题诸要件的说明第8页
  二、"去历史化"的机关报叙述第8-10页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论题推进第10-15页
  一、马恩新闻思想史脉络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第10-12页
  二、西方/区域新闻史著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第12-13页
  三、国际共产主义史著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第13-15页
 第三节 本文的问题、结构与方法第15-19页
  一、论题的再认识第15-16页
  二、"利益共生"关系假设的提出与全文的结构第16-17页
  三、有关本文方法的说明第17-19页
第二章 基本坐标系:国际的"机关报史"第19-32页
 第一节 《蜂房报》前期(1864年11月—1865年7月)第19-20页
 第二节 《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共和国》)时期(1865年8月——1867年7月)第20-23页
  一、筹股办报第20-21页
  二、从更名到停刊第21-23页
 第三节 《蜂房报》后期(1867年7月——1870年4月)第23-27页
  一、"重拾"《蜂房报》第23-25页
  二、与《蜂房报》"决裂"第25-26页
  三、短命的"国际最好的机关报"第26-27页
 第四节 《东邮报》时期(1870年5月——1872年6月)第27-29页
  一、"事实上的机关报"第27-28页
  二、"协议中的机关报"第28-29页
 第五节 论题的聚焦与论述视角的深入第29-32页
  一、有待进一步解答的几个问题第29-30页
  二、"利益共生"解释视角的进一步探讨第30-32页
第三章 "最好的工人阶级机关报":"利益共生"关系的雏形第32-42页
 第一节 服务特定工人运动:《蜂房报》的创办初衷第32-34页
  一、第一国际接手前的《蜂房报》概览第32页
  二、《蜂房报》的创办:值得注意的初衷第32-34页
 第二节 与组织保持距离:《蜂房报》的起步第34-36页
  一、筹股办报第34-35页
  二、建立队伍第35-36页
 第三节 是不是机关报?组织关系之争第36-38页
  一、"他这哪是想正正经经办事情"第36-37页
  二、"将会议记录寄给《蜂房报》"第37-38页
 第四节 :"工联元素"的渗入:控制《蜂房报》第38-40页
  一、波特在《蜂房报》理事会中的失势第38-39页
  二、第一国际掌握《蜂房报》:易手的股权逻辑第39-40页
 第五节、早期《蜂房报》留给第一国际办报模式的影响第40-42页
  一、"利益共生"双方的依赖动力机制已经形成第40-41页
  二、"利益共生"双方的结构关系已经比较明朗第41-42页
第四章 何种新闻?如何生产?国际机关报的新闻生产第42-56页
 第一节 《蜂房报》:在会议记录框架中凸现重点,提供背景第42-49页
  一、由总书记撰写并提供报道第42-43页
  二、频率:会议周期与报纸发行时间相匹配第43页
  三、报道内容:既满足组织诉求,又提供有效信息第43-49页
 第二节 《工人辩护士报》:溢出"记录模式"的报道尝试第49-53页
 第三节 总书记、通讯书记和通讯员:机关报的队伍构建第53-56页
  一、固定无酬的常态稿源:总书记第53页
  二、通讯书记:互动信息,互利互惠第53-54页
  三、从各地通讯员到机关报交换系统第54-56页
第五章 雪中送碳?锦上添花?探究国际机关报的"机关性"第56-65页
 第一节 担纲行政运行工作第56-59页
  一、承载日常行政功能第57页
  二、信息公开第57-58页
  三、降低行政成本第58页
  四、会费催缴第58-59页
  五、发布重要文件第59页
 第二节 参与各国工人罢工斗争第59-62页
  一、跨国协同行动的罢工要求为机关报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第59-60页
  二、机关报:罢工时的"指挥部"、"调度中心"第60-62页
 第三节 工人情况统计第62-63页
  一、协同发布调查大纲第62-63页
  二、替代统计第63页
 第四节 国际的代表大会设置议程的发布和辩论场所第63-65页
第六章 "利益共生"关系的松动第65-75页
 第一节 从"协商"到"照登":机关对机关报的"有形之手"第65-69页
 第二节 "罗曼语区事件":机关与机关报的"等级之分"第69-71页
  一、地区机关报向中央委员会的发难与反应第69-70页
  二、"像这样的报纸没有权利提出这样的问题"第70-71页
 第三节 "埃卡留斯事件":机关报与非机关报的"内外之别"第71-75页
  一、伦敦代表会议前的欧洲局势第71-72页
  二、"我们自己的报纸倒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第72-73页
  三、"创办自己的机关报"第73-75页
第七章 "利益共生"之后:三种机关报的新实践样态第75-84页
 第一节 作为网络群的机关报:第一国际后期的欧洲实践第75-78页
  一、从"报纸在先"到"机关在先"第75-77页
  二、以特定任务为导向的协同行动第77-78页
 第二节 作为合法性符号的机关报:国际美国十二支部事件第78-80页
  一、国际美国支部的分裂事件第78-79页
  二、"符号"如何转化为"资源"第79-80页
 第三节 作为"党的财产"的机关报:德国社民党的实践第80-84页
  一、德国机关报的"党化"进程第81-82页
  二、机关报"党化"的内涵第82-83页
  三《社会民主党人报》"党化"的意义第83-84页
余论:本文的局限与下一步研究的进路第84-88页
全文注释第8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后记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报刊、商界与政府:1929年《新闻报》股权事件
下一篇:新时期新闻报道失实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