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业务概述 | 第10-25页 |
第一节 进口押汇的概念 | 第10-14页 |
一、进口押汇概念的由来 | 第10页 |
二、银行界关于进口押汇的定义 | 第10-11页 |
三、学术界关于进口押汇的定义 | 第11-12页 |
四、进口押汇的法律特征分析 | 第12-13页 |
五、进口押汇的价值利弊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进口押汇业务相关问题之法律分析 | 第14-23页 |
一、关于"押"的标的——提单的法律性质 | 第14-16页 |
二、关于"押"的性质——银行对单据及其代表货物享有的权利性质 | 第16-21页 |
三、关于"押"的保障——信托收据的性质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域外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分析 | 第25-38页 |
第一节 英国的信托收据制度 | 第25-27页 |
一、英国信托收据的运用基础 | 第25-26页 |
二、英国信托收据的功能 | 第26页 |
三、英国信托收据的困境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美国的动产担保交易制度 | 第27-30页 |
一、《统一信托收据法》的相关内容 | 第27-28页 |
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的相关内容 | 第28-29页 |
三、《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在业务中的具体运用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德国与日本的让与担保制度 | 第30-35页 |
一、让与担保的定义 | 第30-31页 |
二、让与担保的特点分析 | 第31-32页 |
三、让与担保的功能 | 第32页 |
四、让与担保的效力 | 第32-33页 |
五、让与担保制度的运用 | 第33-35页 |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信托占有制度 | 第35-36页 |
一、台湾地区引入信托占有制度的缘起 | 第35页 |
二、信托占有制度在业务上的运用 | 第35-36页 |
三、台湾的信托占有制度与动产抵押制度相比较之优点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我国进口押汇实务及其法律障碍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国内银行实务操作 | 第38-40页 |
一、国内银行办理进口押汇业务的一般程序 | 第38-39页 |
二、国内银行实务操作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的障碍与困境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进口押汇的常见纠纷及其司法实践 | 第40-43页 |
一、中国工商银行深圳福田支行诉三佳鞋业有限公司等案 | 第41-42页 |
二、其他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进口押汇法律制度之构建和完善 | 第45-53页 |
第一节 我国构建进口押汇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5-46页 |
一、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45页 |
二、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法律制度之目标定位与立法路径 | 第46-53页 |
一、构建进口押汇法律制度之目标定位 | 第46-47页 |
二、构建我国进口押汇法律制度之立法路径 | 第47-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