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基于实桥的超限车辆荷载模型及其荷载效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国内外现行车辆荷载设计规范第8-13页
        1.2.1 国内现行车辆荷载设计规范第8-12页
        1.2.2 国外现行车辆荷载设计规范第12-13页
    1.3 动态称重系统 WIM 的发展第13-14页
    1.4 实际车辆荷载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车辆荷载统计分析理论第18-26页
    2.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第18-20页
        2.1.1 总体第18页
        2.1.2 样本第18页
        2.1.3 样本分布第18-20页
        2.1.4 样本的数字特征和统计量第20页
    2.2 常用的概率分布第20-23页
        2.2.1 正态分布第20-21页
        2.2.2 对数正态分布第21页
        2.2.3 指数分布第21页
        2.2.4 伽马分布第21-22页
        2.2.5 威布尔分布第22页
        2.2.6 极值 I 型分布第22页
        2.2.7 多峰分布第22-23页
        2.2.8 截口分布第23页
    2.3 分布优度拟合检验第23-24页
        2.3.1 拟合检验的原理与步骤第23-24页
        2.3.2 分布优度拟合的两种检验方法第24页
    2.4 最大值分布第24-25页
    2.5 蒙特卡罗模拟法第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实际车辆荷载的监测及统计分析第26-46页
    3.1 车辆荷载监测第26-30页
    3.2 交通流分析第30-37页
        3.2.1 交通量的统计第30-35页
        3.2.2 车型分类第35-36页
        3.2.3 各车型在两车道上的分布情况第36-37页
    3.3 超限车辆统计第37-44页
        3.3.1 超限车辆的认定标准第37页
        3.3.2 超限车辆的交通量分析第37-42页
        3.3.3 超限车辆的车型分类第42-43页
        3.3.4 各超限车型在两车道上的分布情况第43-44页
    3.4 车头间距监测分析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超限车辆荷载模型第46-56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超限车辆车重数据的统计分析第46-51页
        4.2.1 超限 2 轴车车重分析第46-47页
        4.2.2 超限 3 轴车车重分析第47-48页
        4.2.3 超限 4 轴车车重分析第48-49页
        4.2.4 超限 5 轴车车重分析第49-50页
        4.2.5 超限 6 轴车车重分析第50-51页
    4.3 超限车辆的轴距和轴重比例分析第51-54页
    4.4 超限车辆荷载模型的确定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实桥车辆荷载分析与评估第56-87页
    5.1 工程概况第56-57页
    5.2 实桥 MIDAS 模型的建立第57-58页
        5.2.1 主要建模参数第57页
        5.2.2 模型的建立第57-58页
    5.3 实桥在汽车荷载下的荷载效应第58-65页
        5.3.1 实桥在设计荷载下的荷载效应第58-59页
        5.3.2 实桥在超限车辆荷载下的荷载效应第59-64页
        5.3.3 各种车辆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第64-65页
    5.4 实桥内力分析第65-80页
        5.4.1 实桥在设计荷载下的内力分析第65-68页
        5.4.2 实桥在超限车辆荷载下的内力分析第68-78页
        5.4.3 各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内力效应的比较分析第78-80页
    5.5 实桥在超限车辆荷载下的正常使用验算第80-82页
        5.5.1 实桥的挠度验算第80-81页
        5.5.2 实桥的抗裂验算第81-82页
    5.6 实桥在超限车辆荷载下的极限承载能力验算第82-86页
        5.6.1 实桥抗弯承载能力验算第82-85页
        5.6.2 实桥抗剪承载能力验算第85-86页
    5.7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轨道站接驳需求与接驳设施容量协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