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3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五、论文结构第13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3-15页
第一章 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概述第15-2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代理制度中的本人介入权第17-19页
        一、本人介入权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二、本人介入权的历史沿革第18-19页
    第三节 大陆法系代理制度中的本人介入权第19-22页
        一、本人介入权的引入第19-21页
        二、本人介入权的缓和第21-22页
    第四节 我国民商立法上的本人介入权第22-28页
        一、商事领域对本人介入权的探索第22-23页
        二、《合同法》对本人介入权的移植第23-24页
        三、关于本人介入权立法体系的完善第24-28页
第二章 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行使第28-41页
    第一节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前提第28-33页
        一、存在客观上能够认知的代理关系第29-31页
        二、存在介入事由第31-33页
    第二节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限制第33-37页
        一、合同条款的限制第34-36页
        二、个人因素的限制第36-37页
    第三节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方式第37-41页
        一、本人以单方意思表示直接介入第38-39页
        二、依本人通知行为而生效第39-41页
第三章 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法律效果第41-53页
    第一节 对本人的法律效果第41-45页
        一、本人取得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第41-43页
        二、本人享有非专属于代理人的抗辩权第43-45页
    第二节 对代理人的法律效果第45-49页
        一、代理人不必然免责第45-46页
        二、代理人负担披露义务第46-49页
    第三节 对第三人的法律效果第49-53页
        一、第三人享有双重抗辩权第49-50页
        二、第三人能够启动选择权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途停运权在运输合同下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下一篇:显失公平行为规制路径探究--兼论美国司法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