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6-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7页 |
| 前言 | 第18-19页 |
| 文献回顾 | 第19-29页 |
| 第一部分:验证不同浓度的天麻素对炎性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 第29-39页 |
| 1 材料 | 第29-30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 1.2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 1.3 实验器材 | 第29-30页 |
| 2 方法 | 第30-32页 |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第30-31页 |
| 2.2 行为学测试 | 第31-32页 |
| 2.3 动物分组 | 第32页 |
| 2.4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3 结果 | 第32-37页 |
| 3.1 腹腔注射天麻素对持续性自发痛行为的影响 | 第32-34页 |
| 3.2 腹腔注射天麻素对触诱发痛及痛觉过敏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3 鞘内注射天麻素对触诱发痛及痛觉过敏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4 腹腔注射天麻素对正常小鼠基础痛阈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 讨论 | 第37-39页 |
| 第二部分:天麻素对炎性痛小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 第39-45页 |
| 1 材料 | 第39-40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 1.2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 1.3 实验器材 | 第39-40页 |
| 1.4 实验溶液准备 | 第40页 |
| 2 方法 | 第40-41页 |
| 2.1 小鼠灌注取材 | 第40页 |
| 2.2 冰冻切片 | 第40页 |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 | 第40-41页 |
| 2.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 3 结果 | 第41-43页 |
| 天麻素对炎性痛小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 第41-43页 |
| 4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三部分:天麻素对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第45-61页 |
| 1 材料 | 第45-46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 1.2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 1.3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 1.4 实验溶液准备 | 第46页 |
| 2 方法 | 第46-50页 |
| 2.1 脊髓薄片的制备 | 第46-47页 |
| 2.2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 第47-48页 |
| 2.3 刺激背根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 EPSCs) | 第48-49页 |
| 2.4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 EPSCs) | 第49页 |
| 2.5 动作电位 | 第49-50页 |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处理 | 第50页 |
| 3 结果 | 第50-59页 |
| 3.1 天麻素对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C-e EPSCs的影响 | 第50-52页 |
| 3.2 天麻素对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m EPSCs的影响 | 第52-54页 |
| 3.3 天麻素对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C-e EPSCs的PPR的影响 | 第54-56页 |
| 3.4 天麻素对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膜特性和兴奋性的影响 | 第56-59页 |
| 4 讨论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