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5页 |
| ·混凝土动特性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项目背景 | 第10页 |
| ·混凝土破坏过程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4页 |
| ·混凝土宏观力学的研究 | 第11页 |
| ·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 | 第12-13页 |
| ·混凝土细观力学实验的方法 | 第13-14页 |
| ·X射线混凝土CT研究的方法介绍以及现状 | 第14-20页 |
| ·CT的发展 | 第14-15页 |
| ·X射线岩石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 ·X射线混凝土CT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我校岩土所"与CT配套的混凝土动态加载设备"的研制 | 第20-21页 |
| ·X射线混凝土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案 | 第22-25页 |
| 2 CT技术以及CT机的应用 | 第25-43页 |
| ·CT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 ·CT的发展 | 第27-41页 |
| ·医用CT的发展 | 第27-30页 |
| ·工业CT的发展 | 第30-35页 |
| ·两种CT扫描机的比较 | 第35-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3 混凝土CT试验的原理和程序 | 第43-57页 |
| ·混凝土CT试验对试验机的要求 | 第43-44页 |
| ·我校"与医用CT配套的便携式材料动态试验机" | 第44-50页 |
| ·试验机部分 | 第45-46页 |
| ·油箱 | 第46-47页 |
| ·控制器 | 第47-48页 |
| ·夹具部分 | 第48-50页 |
| ·混凝土CT试验 | 第50-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4 混凝土CT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第57-63页 |
| ·取样问题 | 第57页 |
| ·试件对中问题 | 第57-58页 |
| ·试样粘结 | 第58-60页 |
| ·试件安装问题 | 第60-61页 |
| ·固定粘结板的改进 | 第61-62页 |
| ·动拉试验加载方式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试验过程以及试验结果 | 第63-77页 |
| ·混凝土一级配小试件静压试验 | 第64-67页 |
| ·混凝土一级配小试件静拉试验 | 第67-70页 |
| ·混凝土二级配大试件静拉试验 | 第70-72页 |
| ·一、二级配混凝土试件动态试验 | 第72-75页 |
| ·一级配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压缩试验 | 第72-73页 |
| ·一级配混凝土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 | 第73-75页 |
| ·二级配混凝土大试件动态试验 | 第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6 混凝土静、动力拉压条件下破坏过程的比较研究 | 第77-99页 |
| ·分析方法的介绍 | 第77-78页 |
| ·静力拉伸条件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 | 第78-85页 |
| ·静力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 | 第85-88页 |
| ·静、动荷载条件下混凝土拉、压破坏特征的比较 | 第88-90页 |
| ·静态荷载条件下拉伸和压缩的混凝土CT图像的比较 | 第90-97页 |
| ·宏观裂纹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 第90-95页 |
| ·从CT数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 | 第95-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本文的结论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 附录 | 第108页 |
| 1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 | 第108页 |
| 2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