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自磨锐切刀材料及制备工艺 | 第11-13页 |
1.2.1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及工艺技术 | 第11页 |
1.2.2 表面工程技术制备自磨锐刃具 | 第11-13页 |
1.3 自磨锐切刀的结构设计 | 第13-14页 |
1.4 我国自磨锐刃具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超重力燃烧合成制备梯度材料 | 第15-17页 |
1.5.1 超重力燃烧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2 超重力场对燃烧合成的辅助作用 | 第16-17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课题来源以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6.2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6.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试验材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2.1 超重力燃烧合成试验材料及试验步骤 | 第19-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超重力燃烧合成设备 | 第19-20页 |
2.1.3 工艺步骤 | 第20-21页 |
2.2 试样处理及试验设备 | 第21-22页 |
2.2.1 反应剂预处理及成型设备 | 第21-22页 |
2.2.2 产物后处理设备 | 第22页 |
2.3 分析和检测 | 第22-23页 |
2.4 切刀制备过程及试验 | 第23-25页 |
3 超重力燃烧合成铝热剂绝热温度的数值计算及组分优化 | 第25-33页 |
3.1 绝热温度数值计算 | 第25-28页 |
3.1.1 绝热温度 | 第25页 |
3.1.2 绝热温度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5-28页 |
3.2 基于绝热温度的铝热剂组分优化设计 | 第28-32页 |
3.2.1 铝热剂组分的粒度设计 | 第28-29页 |
3.2.2 铁氧化物铝热剂组分的优化设计 | 第29-30页 |
3.2.3 稀释剂的选择与确定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超重力燃烧合成梯度材料显微组织与硬度分析及其成型机制 | 第33-43页 |
4.1 梯度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成分分布 | 第33-39页 |
4.1.1 铁基梯度材料的织构组织特征 | 第33-35页 |
4.1.2 铁基梯度材料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 | 第35-37页 |
4.1.3 铁基梯度材料不同部位的成分分布 | 第37-39页 |
4.2 梯度材料的硬度分布 | 第39-41页 |
4.3 梯度材料成型机制分析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梯度材料制备自磨锐切刀及其试验 | 第43-51页 |
5.1 切刀硬化层/基体厚度尺寸的设计 | 第43-45页 |
5.2 梯度材料自磨锐切刀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 | 第45-48页 |
5.3 梯度材料自磨锐切刀的试验验证 | 第48-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