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TIR3基因调控茎端分生组织和胚胎发育的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3页
    1.1 植物茎端分生组织第12-20页
        1.1.1 茎端分生组织的结构第12-13页
        1.1.2 茎端分生组织的起始第13-14页
        1.1.3 维持茎端分生组织功能的基因网络及其表达模式第14-20页
            1.1.3.1 CLV3和CLV1基因对茎端分生组织的活性调节第15页
            1.1.3.2 WUS基因对茎端分生组织的活性调节第15-16页
            1.1.3.3 茎端分生组织发育中CLV-WUS的反馈调节机制第16-17页
            1.1.3.4 STM基因对茎端分生组织的活性调节第17-19页
            1.1.3.5 WUS和STM共同调控茎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机制第19-20页
    1.2 TIR3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2.1 tir3-1突变体的表型研究第20-21页
        1.2.2 TIR3基因和生长素的关系第21-22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植物材料第23页
        2.1.2 菌株与质粒载体第23页
        2.1.3 酶及生化试剂和仪器第23页
        2.1.4 实验中用到的引物第23-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46页
        2.2.1 实验材料拟南芥的种植第25页
        2.2.2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第25-26页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32页
            2.2.3.1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26-27页
            2.2.3.2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27页
            2.2.3.3 目的片段和克隆载体的连接反应第27-28页
            2.2.3.4 目的片段和表达载体的连接反应第28-29页
            2.2.3.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第29-30页
            2.2.3.6 转化大肠杆菌第30页
            2.2.3.7 提取质粒DNA第30页
            2.2.3.8 克隆质粒和表达质粒的酶切第30-31页
            2.2.3.9 GV3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和转化过程第31-32页
            2.2.3.10 冻融转化法转化农杆菌第32页
        2.2.4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32页
        2.2.5 植物组织RNA的提取第32-34页
        2.2.6 cDNA的合成第34-35页
        2.2.7 Real-Time实时定量PCR第35-36页
        2.2.8 半薄切片观察组织细胞学形态第36-37页
        2.2.9 原位杂交检测第37-42页
            2.2.9.1 材料的固定第37页
            2.2.9.2 材料的包埋第37页
            2.2.9.3 切片第37-38页
            2.2.9.4 探针的制备第38页
            2.2.9.5 转录模板的线性化第38页
            2.2.9.6 转录反应第38页
            2.2.9.7 沉淀、收集探针第38-40页
            2.2.9.8 脱蜡、消化、乙酰化和杂交第40-41页
            2.2.9.9 洗片第41页
            2.2.9.10 检测第41-42页
        2.2.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第42-44页
        2.2.11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实验第44页
        2.2.12 拟南芥根的FM4-64染色实验第44-45页
        2.2.13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处理第45-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67页
    3.1 TIR3基因调控茎端分生组织的发育第46-58页
        3.1.1 bom1突变体茎端和花序分生组织变大第46-48页
        3.1.2 bom1突变体中T-DNA序列插入导致TIR3基因功能缺失第48-50页
        3.1.3 TIR3功能缺失导致分生组织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第50-51页
        3.1.4 TIR3功能缺失突变体中分生组织特征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1-53页
            3.1.4.1 bom1/tir3突变体中CLV3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1-52页
            3.1.4.2 bom1/tir3突变体中WUS和STM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2-53页
        3.1.5 TIR3与分生组织特征基因CLV3、WUS和STM的遗传学相互调节关系第53-58页
            3.1.5.1 TIR3通过调节WUS和STM的表达来调控茎端分生组织的发育第53-56页
            3.1.5.2 WUS和STM对TIR3基因的表达调控第56-58页
    3.2 TIR3基因调控根端分生组织的发育第58-59页
    3.3 TIR3基因调控胚胎发育过程第59-67页
        3.3.1 TIR3基因功能缺失导致突变体的胚变小第59-62页
        3.3.2 TIR3基因功能缺失导致突变体的种子变小第62-63页
        3.3.3 TIR3基因功能缺失引起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第63-64页
        3.3.4 野生型和bom1/tir3突变体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第64-67页
            3.3.4.1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64-65页
            3.3.4.2 TIR3基因功能缺失导致突变体胚珠中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受到抑制第65-67页
4 讨论第67-71页
    4.1 TIR3和WUS、STM基因在调控茎端分生组织发育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第67-68页
    4.2 TIR3基因是调控茎端分生组织和根端分生组织发育的保守因子第68-69页
    4.3 TIR3基因通过介导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响应而调控茎端分生组织的发育第69页
    4.4 TIR3基因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而调控胚胎和种子的发育第69-71页
5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长的RPB1调控拟南芥离体芽再生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2001-2015年甘肃省植被覆盖、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