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问题 | 第10-13页 |
一、基本案情简介 | 第10页 |
二、本案争议焦点 | 第10-13页 |
(一)本案中是否使用了诈骗方法 | 第10-11页 |
(二)本案指控行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第11页 |
(三)部分集资款项用于个人挥霍是否能够认定为单位犯罪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本案罪与非罪的区分 | 第13-24页 |
一、本案实行行为分析 | 第13-17页 |
(一)使用“诈骗方法”的认定 | 第13-14页 |
(二)本案存在使用“诈骗方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 | 第14-17页 |
二、本案主观目的分析 | 第17-24页 |
(一)“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 第17-20页 |
(二)认定网络借贷平台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考虑的因素 | 第20-21页 |
(三)本案指控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本案指控行为主体分析 | 第24-33页 |
一、网络借贷单位主体与自然人主体的区分要素 | 第24-30页 |
(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区分 | 第24-26页 |
(二)认定网络借贷犯罪主体应考虑因素 | 第26-30页 |
二、本案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 | 第30-33页 |
(一)支配行为意志为单位意志 | 第31页 |
(二)行为所得利益归属单位所有 | 第31-32页 |
(三)小部分集资款项用于个人挥霍不影响单位犯罪认定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案件总结与思考 | 第33-38页 |
一、案件结论 | 第33-34页 |
二、对案件的思考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