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从群众到粉丝--粉丝组织的定义和传播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粉丝文化研究第12-14页
        1.3.2 国内粉丝文化研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6-17页
        1.4.2 深入访谈法第17页
        1.4.3 个案研究法第17页
    1.5 难点与创新第17-19页
第二章 群众与粉丝第19-30页
    2.1 群众概念的梳理第19-24页
        2.1.1 群众理论概述第19-20页
        2.1.2 群众与暴民——米什莱、卡莱尔、泰纳第20-21页
        2.1.3 群众与无意识——勒庞、弗洛伊德第21-23页
        2.1.4 群众与权利——卡内蒂第23-24页
    2.2 群众与粉丝第24-27页
        2.2.1 群众的特征第24-25页
        2.2.2 粉丝的群众特征第25-26页
        2.2.3 粉丝的定义第26-27页
    2.3 粉丝的分类第27-30页
        2.3.1 从领袖的性质分类第27-28页
        2.3.2 从领袖与超我的距离分类第28页
        2.3.3 从内化标准的尺度分类第28页
        2.3.4 职业粉丝与粉丝第28-30页
第三章 粉丝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第30-42页
    3.1 粉丝组织的定义第30-32页
        3.1.1 模糊的粉丝组织理论第30页
        3.1.2 粉丝组织的定义第30-32页
    3.2 粉丝组织的特征第32-42页
        3.2.1 模糊的粉丝区隔第32-33页
        3.2.2 较强的文本辨别力第33页
        3.2.3 专业化、分工化的生产力第33-34页
        3.2.4 消费能力的升级第34-38页
        3.2.5 防御体系第38-39页
        3.2.6 阶级化第39-42页
第四章 粉丝组织的运营模式第42-44页
    4.1 粉丝组织的运营模式第42-44页
        4.1.1 免费制第42页
        4.1.2 会费制第42-43页
        4.1.3 活动周边制第43页
        4.1.4 赞助制第43-44页
第五章 粉丝组织的传播模型建构及建议第44-52页
    5.1 从角色扮演分析粉丝组织的传播行为第44-49页
        5.1.1 粉丝与粉丝领袖间——以内化标准为尺度的沟通第44-45页
        5.1.2 粉丝与鼓动者间——以信息枢纽为主的沟通第45-47页
        5.1.3 粉丝与粉丝间——以认同为主的沟通第47页
        5.1.4 粉丝与他人间——敌我分明的沟通第47-49页
    5.2 粉丝组织的传播模型总结及其意义第49-52页
        5.2.1 对粉丝与领袖间沟通的建议——设定内化标准第50页
        5.2.2 对粉丝与他人间沟通的建议——知情与参与第50页
        5.2.3 对粉丝与鼓动者之间沟通的建议——重点维系第50-51页
        5.2.4 对粉丝与粉丝之间沟通的建议——营造家庭感第51-52页
第六章 从群众到粉丝再到粉丝组织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综艺节目对华输出的策略研究—文化折扣视角
下一篇:中国独立音乐网络传播与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