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政策执行偏差的治理--基于我国中西部4县调查的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3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3-25页 |
1.3 概念分析与研究框架 | 第25-28页 |
1.4 研究方法与田野说明 | 第28-33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33-35页 |
2 县域的政策执行及其偏差 | 第35-58页 |
2.1 县域的政策执行 | 第35-41页 |
2.2 政策执行的偏差 | 第41-45页 |
2.3 政策执行的党政权力结构 | 第45-54页 |
2.4 嵌入党政体制中的政策执行 | 第54-58页 |
3 政策执行中的创新式纠偏 | 第58-86页 |
3.1 目标偏误的政策执行 | 第58-59页 |
3.2 农地确权政策及其执行的科层结构 | 第59-65页 |
3.3 农地确权试点政策执行的创新 | 第65-72页 |
3.4 政策执行纠偏的过程分析 | 第72-77页 |
3.5 政策纠偏的权力实践机制 | 第77-84页 |
3.6 积极而被动的政策纠偏 | 第84-86页 |
4 政策执行偏差的渐进式修复 | 第86-108页 |
4.1 手段模糊的政策执行 | 第86-87页 |
4.2 手段模糊政策执行的逻辑 | 第87-94页 |
4.3 案例分析:农村低保政策 | 第94-101页 |
4.4 政策执行的绩效弹性 | 第101-106页 |
4.5 渐进式修复的功能与限度 | 第106-108页 |
5 综合执法的党政协调 | 第108-132页 |
5.1 综合执法领域中的政策执行 | 第108-111页 |
5.2 综合执法党政协调的运作逻辑 | 第111-115页 |
5.3 政策执行的组织合作困境 | 第115-119页 |
5.4 党政协调的组织运作 | 第119-123页 |
5.5 党政协调的部门化 | 第123-127页 |
5.6 党政协调在行政改革中的定位 | 第127-132页 |
6 县域政策执行的压力传导 | 第132-154页 |
6.1 强激励的政策执行 | 第132-133页 |
6.2 乡镇运作的集权分工制 | 第133-137页 |
6.3 强激励政策执行的压力传导 | 第137-143页 |
6.4 乡镇人事结构对压力传导的影响 | 第143-148页 |
6.5 一线行政的激励优化 | 第148-152页 |
6.6 “强激励”如何避免“弱”执行 | 第152-154页 |
7 结论 | 第154-163页 |
7.1 低度科层化的县域政策执行主体 | 第154-155页 |
7.2 县域政策执行中的官员行为 | 第155-158页 |
7.3 县域政策执行偏差的治理模式 | 第158-160页 |
7.4 县域政策执行的转型与挑战 | 第160-163页 |
致谢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87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87-189页 |
附录2 法律、政府文件资料 | 第189-191页 |
附录3 图表目录 | 第191-192页 |
附录4 访谈人员职位名单 | 第192-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