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发电调度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电力系统发电调度决策的发展现状第13-19页
    1.3 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发电调控技术研究现状第19-2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7-31页
2 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特性统计分析第31-51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特性的统计描述第32-33页
    2.3 光伏发电功率持续时间特性及其概率分布拟合第33-44页
    2.4 光伏发电功率变化量概率分布特性及其拟合第44-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3 考虑储能的场站级新能源发电功率优化控制方法第51-73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优化控制目标第52-54页
    3.3 控制系统结构第54-55页
    3.4 控制模块原理第55-65页
    3.5 算例分析第65-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4 利用不对称线性响应策略应对新能源发电预测误差的电网调度方法第73-103页
    4.1 引言第73-75页
    4.2 不对称线性响应策略第75-76页
    4.3 考虑不对称线性响应策略的鲁棒发电调度模型第76-86页
    4.4 求解方法第86-90页
    4.5 算例分析第90-102页
    4.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5 计及时段内调节约束应对新能源发电强波动性的机组组合模型第103-127页
    5.1 引言第103-105页
    5.2 新能源发电强波动过程中的系统运行风险第105-108页
    5.3 计及时段内调节约束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第108-113页
    5.4 求解方法第113-115页
    5.5 算例分析第115-125页
    5.6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6 利用碳捕获设备辅助新能源消纳的机组组合模型第127-144页
    6.1 引言第127-128页
    6.2 碳捕获技术原理第128-130页
    6.3 利用碳捕获设备辅助新能源消纳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第130-134页
    6.4 求解方法第134-136页
    6.5 算例分析第136-142页
    6.6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44-147页
    7.1 全文总结第144-145页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4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4-166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66-167页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7-168页
附录4 光伏发电功率变化量概率分布拟合结果第168-171页
附录5 算例系统参数及启停机结果第171-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站锅炉混煤低NO_x燃烧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金属银纳米结构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