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中的应用--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8页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概述第14-21页
    2.1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2.2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征第15-19页
        2.2.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第15-17页
        2.2.2 平衡计分卡的特征第17-18页
        2.2.3 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管理的比较第18-19页
    2.3 “平衡计分卡”实施的一般流程第19-20页
    2.4 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性组织中的运用第20-21页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1-30页
    3.1 国外高校绩效管理现状第21-24页
        3.1.1 美国大学第21页
        3.1.2 英国大学第21-22页
        3.1.3 德国大学第22页
        3.1.4 法国大学第22-23页
        3.1.5 日本大学第23-24页
        3.1.6 新加坡大学第24页
    3.2 国内高校绩效考核现状及分析第24-27页
        3.2.1 国内高校绩效考核现状第24-25页
        3.2.2 国内高校绩效考核现状分析第25-27页
    3.3 高校实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第27-29页
        3.3.1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特点保证了高等学校在改革中的均衡性第28页
        3.3.2 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可以实现高校的战略管理第28-29页
    3.4 平衡计分卡与高校管理体系的融合性第29-30页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第30-37页
    4.1 高校平衡计分卡模型的转化第30-33页
        4.1.1 择优性分析第30页
        4.1.2 平衡计分卡模型的转化第30-33页
    4.2 高校平衡计分卡构建与编制第33-35页
    4.3 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注意事项第35-37页
第五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实证研究第37-56页
    5.1 相关管理模型第37-38页
    5.2 天津职业大学指标体系构建第38-56页
        5.2.1 天津职业大学简介第38-40页
        5.2.2 天津职业大学战略分析第40-43页
        5.2.3 天津职业大学绩效管理现状第43-46页
        5.2.4 指标的选定原则第46-48页
        5.2.5 战略地图第48-49页
        5.2.6 平衡计分卡维度绩效指标的确定第49-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6-57页
    6.2 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下一篇:网络舆论与公民社会构建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