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视觉修复背景 | 第9-10页 |
1.2 人工视觉系统——视觉假体 | 第10-15页 |
1.2.1 视皮层假体 | 第11-12页 |
1.2.2 视网膜假体 | 第12-13页 |
1.2.3 视神经假体 | 第13-15页 |
1.3 光幻视点的特性 | 第15-16页 |
1.3.1 光幻视点的形状、尺寸、颜色和亮度 | 第15-16页 |
1.3.2 光幻视点的空间排列 | 第16页 |
1.4 基于仿真假体视觉的文字识别心理物理学研究 | 第16-21页 |
1.4.1 拉丁文识别和阅读 | 第16-20页 |
1.4.2 汉字识别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1-22页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阵列的汉字校正方法设计 | 第24-37页 |
2.1 仿真标准规则光幻视点阵列 | 第24页 |
2.2 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阵列 | 第24-26页 |
2.3 基于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阵列的无校正汉字 | 第26页 |
2.4 校正方法一 | 第26-27页 |
2.5 校正方法二 | 第27-37页 |
第三章 基于仿真光幻视点阵列的汉字识别实验平台设计 | 第37-40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硬件系统 | 第37-38页 |
3.3 软件系统 | 第38-40页 |
3.3.1 材料处理程序 | 第38页 |
3.3.2 流程控制和数据记录程序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阵列的汉字识别实验字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基于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的汉字识别实验 | 第42-64页 |
5.1 概述 | 第42页 |
5.2 实验一 | 第42-50页 |
5.2.1 实验目的 | 第42-43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5.2.3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5.2.4 实验结论 | 第49-50页 |
5.3 实验二 | 第50-56页 |
5.3.1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5.3.2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5.3.4 实验结论 | 第56页 |
5.4 实验三 | 第56-64页 |
5.4.1 实验目的 | 第56页 |
5.4.2 实验方法 | 第56-59页 |
5.4.3 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5.4.4 实验结论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4-70页 |
6.1 实验总结 | 第64页 |
6.2 结果讨论 | 第64-70页 |
6.2.1 仿真不规则光幻视点阵列 | 第64-65页 |
6.2.2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6.2.3 校正方法一 | 第66页 |
6.2.4 校正方法二 | 第66-68页 |
6.2.5 学习效应 | 第68页 |
6.2.6 个体差异 | 第68-70页 |
第七章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