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民刑法关联的理论证成 | 第18-40页 |
第一节 民刑法关联的历史证成 | 第18-34页 |
一、民刑同一及其终结 | 第18-29页 |
二、当代民刑趋近的再发展 | 第29-34页 |
第二节 民刑法关联的价值证成 | 第34-40页 |
一、民刑法价值指涉的“一分为二” | 第34-37页 |
二、民刑法价值归依的“合二为一”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民刑法关联的范畴分析 | 第40-74页 |
第一节 民刑法中的客观行为范畴 | 第40-64页 |
一、民刑法中的行为之性质 | 第40-48页 |
二、民事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 | 第48-52页 |
三、特殊行为类型的比较 | 第52-64页 |
第二节 民刑法中的主观过错范畴 | 第64-74页 |
一、过错范畴概述 | 第64-66页 |
二、民刑法中的故意 | 第66-69页 |
三、民刑法中的过失 | 第69-74页 |
第四章 民刑法中的责任比较 | 第74-89页 |
第一节 民刑责任的分野 | 第74-78页 |
第二节 民刑责任的关联交叉 | 第78-89页 |
一、民事责任的惩罚与预防 | 第78-85页 |
二、刑事损害赔偿的发展 | 第85-89页 |
第五章 民刑法的关联形态 | 第89-116页 |
第一节 民刑法关联形态的类型分析 | 第89-100页 |
一、民法与刑法的混同 | 第89-90页 |
二、民法与刑法的相互反应 | 第90-93页 |
三、民法和刑法的交错 | 第93-95页 |
四、民法和刑法的冲突 | 第95-97页 |
五、民法和刑法的转化 | 第97-99页 |
六、民法与刑法的协同 | 第99-100页 |
第二节 民法理念对于刑法之重塑 | 第100-108页 |
第三节 民法重塑刑法的实证凡例——ADR 影响下的RJ | 第108-116页 |
一、民事领域:ADR 的兴起与理论背景 | 第108-111页 |
二、刑事领域:RJ 的实践与被害人权利 | 第111-113页 |
三、ADR 与RJ 的共同价值向度:权利保护与社会和谐 | 第113-116页 |
第六章 程序视野下的民刑法关联实务 | 第116-138页 |
第一节 民刑交叉案件类型分析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 | 第118-122页 |
第三节 先刑后民原则的反思 | 第122-128页 |
第四节 民刑诉讼的冲突 | 第128-138页 |
一、诉讼时效的冲突 | 第128-130页 |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 | 第130-136页 |
三、判决的冲突 | 第136-138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46-147页 |
后记 | 第147页 |